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届高三语文适应性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什么是英雄?词典上解释,指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或指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钦敬的人。(乙)这些解释证明了一个道理:越是简单的、人们内心熟知的概念,越难言简意赅地讲清楚,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还是到巍峨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去吧,感受一下一方方浮雕讲述的民族救亡道路之曲折,舍身奋斗历程之艰辛,流血牺牲场景之壮烈;感受一下鲁迅先生那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于是你能明白:英雄就是脊梁。

    所谓脊梁,即哪怕千钧重压,依然昂首挺立。

    (丙)抗战时期,地质学家丁文江说过一句话:“只要少数中的少数,优秀里面的优秀,不肯坐以待毙,这个民族就总有希望!”

    真正的英雄虽是少数,却是危难时刻国家民族的中流砥柱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钦敬 B、言简意赅 C、 D、中流砥柱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①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 , 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