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语文课设置“我当小老师”环节,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走上讲台讲出来。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老师”们的发言多可圈可点,但有时也存在一些错误。以下是两位同学作为“小老师”发言,请根据所学,判断他们各自的发言哪一项是有错误的。
(1)、同学甲关于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的发言要点。(   )
A、元杂剧的典型结构是四折,每折按一个宫调演唱。课文《窦娥冤》(节选)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等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 B、课文《窦娥冤》(节选)写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告别,反复叮咛,更进一步点明窦娥所受的冤屈,刻画出窦娥的善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性更强。 C、《雷雨》中周朴园四次问侍萍,从“你——你贵姓?”“你姓什么?”到“你是谁?”“哦,你,你,你是——”鲜明地显示他内心渐趋紧张。 D、《哈姆莱特》中,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虽然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非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2)、同学乙把学习《祝福》的点滴收获和同学们进行了分享。(   )
A、《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祝福”中的劳作显示了祥林嫂的品质,“祝福”对祥林嫂的排斥则导致其心灵崩溃,走上末路,展示悲剧性。小说以《祝福》为题很是恰切。 B、《祝福》写祥林嫂整体上采取了插叙的写法。在情节上,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设置悬念,有吸引力;在主题上,祝福景象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一句中“空的”“下端开了裂”定语倒装,表示强调,突出了祥林嫂忍饥挨饿的凄惨和沿街乞讨的艰辛。 D、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命运悲惨但不甘心屈从,虽然对封建礼教的迫害摧残进行了抗争,但终究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被社会无情吞噬。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①。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又邀阍闼②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

【注】①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②阍闼:宫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之。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时诸王得自辟官属,岁癸丑,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赐其父母银十铤、锦衣一袭。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下车之日,首礼名士李国维、杨果,咨访治道,商议古今,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调官法行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煌虽盛,而谷巳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以祐降官无名,乃赐虎符,授嘉议大夫、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六年,置提刑按察司,首以祐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遂皆出,应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 , 今为颜子 , 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由是吏知修饬,不敢弄法。十四年,迁渐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不

    遣祐检覆庆元、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逐遇害,年五十六。谥号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祐能诗文,有《节斋集》。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六十八,有删改)

【注】①金,朝代名,曾建都汴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相国何者,沛人也。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注)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

    关中事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群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战,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祖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今萧何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列候毕已受封,及奏位次,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节选自《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注释】扼塞:(è  sài),险要关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氏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摘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释】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流:尸虫流出户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