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璞,字仲玉,临漳人。永乐九年举于乡,入国学。选授御史。正统初,历任江西按察使。三年,坐逸囚,降副使。璞善断疑狱。民娶妇,三日归宁 , 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捕入,则道士徒也。叱曰:“尔师令尔侦事乎?”童子首实,果二道士匿妇槁麦中。立捕,论如法。在江西数年,风纪整肃,虽妇竖无不知石宪使者。迁山西布政使。明年,以朝廷岁用物料,有司科派扰民,请于折粮银内岁存千两,令官买办,庶官用可完,民亦不扰。从之。景帝嗣位 , 召还。论功,兼大理寺卿。寻出募天下义勇,还朝。会中官金英下狱,法司劾璞尝赂英,遂并下璞狱,当斩,特宥之。河决沙湾,命治之。璞以决口未易塞,别浚渠。自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艘,而决口如故。乃命内官黎贤等偕御史彭谊助之。于沙湾筑石堤以御决河,开月河二,引水益运河以杀水势,决乃塞。璞还言:“京师盗贼多出军伍。间有获者,辄云“粮饷亏减,妻孥饥冻故’。又闻两畿、山东、河南被灾穷民多事剽掠,不及今拊循,恐方来之忧甚于边患。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帝深纳其言。改兵部尚书,与于谦协理部事。明年,湖广苗乱,命璞总督军务,与南和伯方瑛讨之。天顺元年以捷闻。召还,命致仕。既而论功,赐钞币。四年冬用李贤荐,召为南京左都御史。时璞已老聩,不能任事。七年为锦衣卫指挥佥事门达所劾罢,归卒。

(选自《明史·石璞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B、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C、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D、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文中指古代官学。官学有太学、国子监等,太学、国子监都是古代最高学府。 B、归宁,古代传统婚俗。文中指男女订婚后,男子备彩礼到女方的家里把女子接回来。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D、锦衣卫,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后兼管刑狱,负责巡察缉捕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璞善于断案,政绩突出。有妇女失踪,案情复杂,石璞抓获一小孩,经审问查明案情,把罪犯法办;石璞在江西整顿风纪,名声大噪。 B、石璞为政务实,关心百姓。朝廷每年耗费的物资,有关官员把它摊派给百姓,他上奏提出解决办法,使得官府财政不会有压力,百姓也不受困扰。 C、石璞修治河道,富有成效。他修治黄河决口,命令黎贤、彭谊等人一同帮助自己完成,他们筑堤阻挡决口河水,开河引流,堵住了决口。 D、石璞平定叛乱,受到赏赐。他担任兵部尚书,奉命总管军队事务,率众前去平定苗人叛乱,取得胜利,后论功行赏,被朝廷赏赐钱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

②会中官金英下狱,法司劾璞尝赂英,遂并下璞狱,当斩,特宥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廷谓,字信臣,徐州彭城人。父全义,仕南唐为濠州观察使。廷谓幼好学,工书,善骑射。补殿前承旨。周世宗攻淮右,南人屡败,城中甚恐,廷谓与州将黄仁谦为固御之计。周师遣谍以铁券及其垒,廷谓拒之。城中负贩之辈率不逞,廷谓虑其亡逸,籍置大寺,遣兵守之俾制防城具。以故周师卒不得觇城中虚实。周师为浮梁涡口,廷谓语仁谦曰:“此濠、寿之患也。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直抵寿春。”仁谦初沮其议,不得已从之,即轻棹衔枚抵其桥,悉焚之。周师大败,死者不可计,焚其资粮而还。以功授武殿使。周师退保定远,又募壮士为负贩状入定远,侦军多寡及守将之名。廷谓曰:“是可图也。”又籍乡兵万余及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周师大溃。及紫金山之战,南唐诸将多归降者,独廷谓以全军还守濠州,追不能及。时濠守欲弃城走,廷谓止之。俄加本州团练使,缮戈甲,治沟垒,常若敌至。是秋,周师复至夜出敢死士千余袭周营焚头车洞屋周师蹂躏死者甚众既而援兵不至周师急击廷谓集诸军垒门之外南望大恸而降于周。至山阳,见世宗 , 特加宴劳,拜亳州防御使。宋初,从征上党,再知亳州。两川平,冯瓒知梓州,为仆夫所讼,召廷谓代之。州承旧政,有庄宅户、车脚户,皆隶州将,鹰鹞户日献雉兔,田猎户岁入皮革,又有乡将、都将、镇将辈互扰闾里 , 廷谓悉除之。开宝五年卒,年五十四。廷谓性恭谨,事母以孝闻,未尝不束带立侍。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