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尚隐,其先赵郡人,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甚礼之。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 , 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诸御史惮昭泰刚愎,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竟推雪李师等。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死,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嗜贪无厌,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旭遂得罪。尚隐性率刚直,言无所隐,处事明断。其御下,豁如也。又详练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临行,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赐爵高邑伯,入为大理卿,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隐盗钱谷,积至累万。尚隐又举按之,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 , 辄去朝廷之所恶者,时议甚以此称之。二十四年,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转太子宾客。寻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B、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C、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D、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代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B、典选,指掌管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事务。类似说法如“典试”指主持考试,“典狱”指主管刑狱。 C、岭南,指秦岭以南地区。唐代时岭南地处偏僻,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常常被作为犯人的流放之地。 D、宪官,是古代对监察官员的一般称谓。他们的职责是根据刑宪典章和皇帝诏令监察百官,执行法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尚隐不畏权势,弹劾权奸。李尚隐和同事李怀让一起,在朝廷上公开弹劾滥用职权、引发众怨的崔湜、郑愔,结果反被下狱治罪,并遭到贬谪。 B、李尚隐敢于担当,主动请命。刺史冯昭泰刚愎自用,诬陷好人,在众御史畏缩称病的情况下,李尚隐挺身前往查办案情,最终为李师等人昭雪。 C、李尚隐因故被累,受到慰勉。因刘定高造反,李尚隐受到牵连。皇帝相信他的忠诚,对他一方面以贬官作为处罚,一方面又赏赐财物以示安慰。 D、李尚隐刚正不阿,处事明断。李尚隐在仕途上虽历经波折,但始终不改正直清廉的品性,当时的人们高度评价他,朝廷也在他死后给予了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为仇者所讼,尚隐按之,无所容贷,旭遂得罪。

②又详熟故事,近年制敕,皆暗记之,所在称为良吏。

(5)、文中说“尚隐三为宪官,辄去朝廷之所恶者”,请概述其具体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沈贞甫墓志铭

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 , 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斯!

【注】①吓:显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开皇九年,春,正月乙丑朔,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1)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

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南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贺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就擒。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礼也。入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弼叔宝于德教殿,以兵卫守。

辛酉,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公。贺若弼、韩擒虎争功于帝前。弼曰:“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时人荣之。

开皇二十年,春,三月,辛卯,(2)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既而释之。

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若弼亦私议宴可汗太侈,并为人所奏。帝以为诽谤朝政,贺若弼坐诛,弼妻子没官为奴婢。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

(贺若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后数年,下弼狱,上谓之曰:“我以高颍、杨素为宰相,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颍,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

(节选自《隋书列传十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