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桥梁厂职工子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九年级(13)班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屈辱与探索】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与富强】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依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是什么?“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

(2)、依据材料二,“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项即可)

(3)、依据材料三,“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

(4)、【收获与拓展】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谈谈你的认识。

举一反三
百年来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变,尤其是建国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材料二: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谋求“美国优先”,垄断其仅有的科技优势,不容他国快速发展,采取各种遏制战略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的崛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特希泽说这才是美国加征关税的真正目的和美国的关切。

——刘英《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经济时报》

材料四:“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为加强国际合作,我国与18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广泛参与国际事务,贡献中国力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