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桥梁厂职工子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进一步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与宏观调控经济的必要性……宏观指导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二十世纪30年代中苏“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材料二: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实行集体化……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农庄的剩余产品。
──(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苏联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人的食物单调、消费品的匮乏给访问苏联的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党制政治结构中的个人 自由缺乏、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制同样使他们感受震惊……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需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农业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材料二: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苦干两年(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如图1,2所示
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川渝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漫画情境:
A:《大萧条中的富人生活》 | B:《罗斯福诠释新政》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