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张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为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摘编自《北京学生界全体宣言》(1919年)

材料二:某校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探究活动中制作了下面的主题卡片。

开天辟地

时间:1921年7月

地点:上海→嘉兴

确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摘编自阳奎兴《深刻理解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0世纪上半期,重大国际会议的召开,重绘了世界政治地图,确立了新的国际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1到图2欧洲版图出现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与哪一国际会议相关?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重要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召开时间

1943年11月

1945年2月

1945年7月

与会国

中、美、英

美、英、苏

美、英、苏

主要内容

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家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以维持外蒙古现状等条件,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收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登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表3中三次国际会议的共同点。有人认为,“雅尔塔会议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结合会议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解释。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20世纪上半期国际格局变动的主要因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