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材料三:“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用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带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掀开了中华民族史上苦难的一页。随后西方列强不断发动对华的侵略战争,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在这场旷古未有的“奇变”中,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曲折征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从而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