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⑩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⑭我没再多问。

    ⑮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文中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一句话概括他的形象。
(2)、“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作者却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害怕什么?请简答。
(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我却拿钱去侮辱他”的理解。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延续了杨绛散文的一贯风格,沉静简洁、气度从容、意味深长。 B、“老王”生存的年代,物资匮乏。“老王”送的一瓶香油,还有一二十个“新鲜的大鸡蛋”这份厚礼必然用去他不少积蓄。 C、“老王”举目无亲,微薄的“财产”无人继承。在去另一个世界之前,他可以倾尽所有,向这个世界上给他最多关心和温暖的人致谢。 D、文章开头的四段按照时间顺序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一是职业;二是生理缺陷;三是居住条件。接下来叙写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段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段写“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段,是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
(5)、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写一段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的内心独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
①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今年毒豆芽、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添加剂问题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②食品添加剂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那么,为什么要在食品里加添加剂呢?因为它能让食品保存更长时间,口感更好,或制作起来更方便,成本更低。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有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③这么多的食品添加剂侵入人体会有什么危害呢?
④拿包子与馒头里含有的面粉处理剂——过氧化苯甲酞来说,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酞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产生苯甲酸,大量食用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会损害肝脏功能。奶茶、汽水和果汁这些饮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常常光顾的地方,在这些饮料的制作中,惯于使用苯甲酸钠来防腐,苯甲酸钠与饮料中的维生素C添加剂结合时,会产生致癌物——苯,对人体造成危害。在饮料中还使用塑化剂,让饮料看起来有云雾感,看着让人觉得味道更为可口。但凡使用塑化剂的饮品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危害,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此外,为保持色泽往往还会加入着色剂。这一系列的食品添加剂在馒头、果脯、果汁饮料等制作中都有使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过多食用含着色剂等化学物质的食品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冲动信号传导,导致儿童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等症状。
⑤其实,我们摄入的每种食品几乎都含有有害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完全无视它已不大可能,而纯粹地敌视它也欠妥当。我们应该呼吁管理部门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及时更新食品添加剂标准,推广、鼓励使用无害或低毒的添加剂品种,对于非法添加、过量添加的行为大力打击。因为关注食品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阅读孙春龙的《救助》,完成后面小题。
        ①前些日子,我在长沙出差,有一次步行穿过侯家塘立交桥。
        ②这里是长沙城区的核心位置,人来人往。我低头刷着微博,无心留意这个城市的繁华。但当我路过那个坐在地上的老人时,她的衣着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扭头看了一眼。我瞥见在老人的怀里躺着一个瘦小的孩子,我看到了她那一双清澈而又机灵的小眼睛。孩子的旁边撑着一把伞,勉强为两人遮挡一丝寒风
       ③看着那把被寒风吹得摇摆不定的雨伞,我下意识地拉上了棉衣的拉链,像很多路人一样,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
       ④走出去10余米的时候,我突然停下来,再次扭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我心想,那会不会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在原地犹豫了几秒,我决定转身去看看。
       ⑤我抱着一丝怀疑折返。
       ⑥那位老人看出了我的迟疑,于是拿出了一张残疾证。她说,残疾证是她丈夫的,她的儿子离了婚外出打工,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就带着3岁多的孙女外出乞讨。残疾证或许是假的,我想,这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老人又拿出了一张证明,是村委会写的,很简单,只写了她是这个村的村民,并没有写她的家庭状况。
       ⑦我看到残疾证上有村委会的电话,我想我可以打电话核实。正当我准备掏电话时,一阵寒风将雨伞吹开,孩子的奶奶爬着把雨伞拉回来,然后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
       ⑧或许老人感觉到,我并不是来施舍她的,便告诉我,她不愿意去救助站,因为在那里面吃不饱肚子,有一次孩子在里面还生了病,打了4天吊针。在老人的面前,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好心人不要给救助站打电话,我们不去。
       ⑨我掏出兜里仅有的3张20元纸币,塞到老人的手里。没想到,老人竟然失声痛哭,她苍老的脸颊上挂满了泪水。或许她能感受到,我不是在施舍。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执意只留下一张钞票,将另外两张塞回我手里,她说:“好兄弟,我听你口音也是我们那一方的人,你出门不容易,不能让你断了盘缠。”
        ⑩那一句话,让我突然湿了眼眶。
        ⑪钱被我们推来推去,很多路人奇怪地看着这一幕。我把钱塞到小女孩的手里,看着她从奶奶的怀里掏出钱包,拉开拉链,把钱抚平了一张一张地装进钱包里,然后再拉上拉链,把钱包塞回奶奶的怀里。之后,她对着我很羞涩地笑了笑。
        ⑫钱包里除了一张10元纸币,剩下的全是1元的零钞。
        ⑬老人说,这孩子很机灵。他们去过救助站,但在那里连肚子都吃不饱。后来出来乞讨,最起码能吃个饱饭,或许还能攒点钱,以后送孩子去上幼儿园。
        ⑭有饭吃,有学上,这本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却是奢望。
        ⑮就在我和老人交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买来一袋糖果,放到了小女孩的怀里;我看到有人驻足,掏出身上的零钱放到老人面前的碗里。我看到旁人的眼光里,不再是冷漠或嫌弃,而是悲悯与和蔼。
       ⑯离开长沙之前,我再一次前往侯家塘,不过并没有找到那个乞讨的老人和那个机灵的孩子。或许我再也见不到她们了,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残存的悲悯是否已经开始苏醒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叔叔的大玩具

    几个月前,只要天气差不多的时候,你来到我们小区的停车场,肯定能看到张叔叔。他会主动上前帮陌生人看着倒车然后搭讪几句,或者跟流浪狗念叨,教育它们不要在汽车的轮胎上撒尿。但他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一辆崭新的蓝色SUV方圆十米内,孤独地在那里擦车、看报纸,或者干脆对着阳光发愣。他那数十年弥新的金丝眼镜和发亮的车漆互相映照,一派形影相吊的样子。我们都说,叔叔的车是个大玩具。

    张叔叔儿子没出生两年,媳妇就跟人跑了。张叔叔是最早服务于外企的那拨儿职工,穿着与用度都十分不凡。80年代那时候,叔叔走到哪里总带着他小小的儿子,而他的儿子穿着一身外贸小牛仔服,拉着一辆大大的玩具卡车。当时,我们手里都是巴掌大的小汽车。奇怪的是,他儿子很少跟我们玩。因为他爸爸老怕他儿子丢了,所以出去从不把他单独放在家里,也不让他跟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他老带着儿子出去买菜,他儿子的大卡车上总有大米、白面的痕迹,还有醋的味道。原来他爸爸总让他卖苦力,所以他就被大一点儿的孩子叫作童工。

    童工也没怎么上学,早早就进入社会闯荡。搬到这个新小区的时候,倒也已经是一个民企的副总了。他老想给他爸买辆车,但叔叔总是找各种理由拒绝。前几年北京一限号。叔叔突然有了危机感。于是,也申请了摇号资格。好不容易,摇号指标下来了。他儿子迫不及待地给他买了一辆进口的SUV。他说,我又不上班,你给我买这么好的车干啥?童工说,限号的时候我要用的嘛。可是,也从没见他开过。

    刚买车的时候,叔叔最喜欢有人这样问他,这车不错啊,得三四十万吧。然后他有些得意地说:“不止呢,60多万呢?”可是,时间一长,这个大玩具给他罩上了各种不同光环,让他有些发蒙。他晚上送一个姐妹去跳广场舞,结果被人家老头子看见,弄得人家差点儿夫妻不和,说是攀高枝儿。一次,天挺晚的,他发现路边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姑娘,好心想搭人家一段儿。没想到刚把车停在人跟前,还没等绅士地微笑一下,人家大叫一声,然后就跑了。他说,女孩一叫,他感觉是四周楼房的万家灯火全亮了,自己虽在车里却感觉被扒光了衣服。

    后来,他把这些苦恼全给他儿子说了。童工也对叔叔说:您知道我小时候去玩具店,您给我买了最贵的大卡车,说这最漂亮最威风,其实,我最想要一个普通的小吉普车,这样就可以跟小伙伴儿们一起玩。叔叔说,是啊,这玩具只有和人一起玩才能叫玩具,你还是帮我找一辆便宜点儿的车吧。开着这车到路灯下借光和老哥们儿斗地主,我觉得老不舒服。

    好在最近,叔叔又开着一辆二手车在小区里混了。他又可以肆无忌惮地跟那些遛狗的大妈们聊天了,也没有了他们的丈夫嫉妒的目光,算是继续为小区的和谐做出了贡献。问及他那个大玩具,他说:“我儿子做生意欠了点儿钱,拿去抵了,估计是回不来了。”于是大家又语重心长地劝他宽宽心,虽然他也没听进去啥,但他知道以后再不会一个人玩玩具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胡同里的老头

①小时候我们家胡同里住着一个老头,记得那时候他有六十岁左右,老头很矮,一头蓬乱的头发,身上本来的颜色加上脏物,使他看上去黑极了。老头在村子里特别不受待见,听大人们说,老头是鬼子进村的时候他娘和日本人生的,还叫我们少和老头接触。

②童年的小孩总是不听话的,那时候我们对老头充满了好奇,经常去捉弄老头玩,往老头头发上扔小虫子或是杂草,用木棍去戳老头衣服上的窟窿,还有时候会跟着老头满大街跑。也有时候会跑去老头家里,老头家在胡同的正中间,他家的院墙只有一米多高,大门也被他卸下来当床板用了,只剩下空空的门框;正冲着大门有一棵很大的龙爪槐,要我们好几个人才能为起来,这也是院子里的唯一一件整齐的东西,剩下的全都是老头捡来的破烂了;墙头和墙根都生满了杂草,只有一间屋子,但院子看上去并非很宽敞。

    ③老头有一条尾巴断掉一半的狗,是老头捡破烂的时候捡的。那天老头照常背着一个破编织袋,我们一群小孩一蹦一跳地跟在他后面捉弄他,老头并不理会地捡着他的破烂。在一个柴火垛旁边老头发现了那条狗,那时狗已经是快死的样子了,它蜷缩着身子,身上的毛掉了很多,尾巴上还能看出鲜血,嘴里不断发出“呜呜”的声音。有几个人吓得跑开了,老头过去轻轻的抚摸着它,轻轻得叹了口气,然后从怀里掏出半块黑黑乎乎的馒头掰碎了放在手里拿给狗吃。最后狗缓过来了,老头回来的时候有了个伴。

    ④老头的生活来源有两个:平时捡路上的或者村外面的破烂,还有就是捡村里大家不要的破烂。村里人谁家有了什么没用的东西就丢到街上,到时老头自然就会捡了去。每当老头去街上捡东西时总也少不了我们的影子,我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老头,虽然最后总会被大人们喝斥开来,但总也乐此不疲。

    ⑤为此,我还被老头吓到过。

    ⑥那天老妈吩咐我把我们家的一条旧床单扔掉,我来后刚好看到老头在大街上,于是我叫了几个伙伴出来一块戏弄老头。不出我们所料,我刚把床单扔掉就被老头捡了去了。我们跑到老头跟前说要把东西要回来,床单是我家的就是不给老头,一说这话老头不干了抓住床单就是不放,一见老头这样我们也来劲儿了,和老头抢了起来。我们和老头各拽着床单的一头,想吃了很短的时间,只听见“刺啦”一声,床单被我们扯破了,然后我们就向后倒在了地上,在然后我们都哭了。哭声惊动了大人们,都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人们开始了对老头的指责,老头一个人站在大街中央不做声地接受着大家的谩骂,最后我们被大人领回家,只剩下老头一个人站在街上,手里拿着那两截床单。

    ⑦也许老头感觉他是靠大家救济过活的,所以平时老头也会帮村里人做些诸如扫扫胡同之类的事情。因为那时胡同还没铺上水泥,所以下雨的时候格外泥泞,每当这时总会看到老头弯着腰在胡同里一块一块地为行人垫砖铺路,而要出去的人们总会站在自家门口等老头把路铺过来,不时地还埋怨老头几句,说他太慢。雨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老头铺好的砖挪走,然后等待下一个雨天的来临。下雪的时候,胡同里的积雪自然也是老头来扫了。有老头在胡同里总是很干净。

    ⑧老头是在一个冬天死的。

    ⑨那天早晨,路上的积雪已经很厚了并且还在下着,胡同里没人打扫,在大家的一片埋怨中我就结了几个伙伴去“讨伐”老头。老头的院子里依旧是老样子,因为雪积得很厚所以院子里看起来格外干净;那棵老槐树上也挂满了雪,高处还能看见两个乌鸦的窝。老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那条狗趴在他旁边嗓子里发出一些低沉的声音。

    ⑩老头的棺材使用那棵老槐树做的,把它埋在了村头的小河旁边,大人们说像他这样的人能有个棺材就不错了。

    ⑪也许是因为没有老头跟我们玩,那个冬天感觉格外漫长。雪化了,老头的狗挺了过来,那天我从老头家门口经过,看到那条狗满满的走到那棵槐树桩旁边,似乎在看什么东西。

    ⑫我走过去,发现从那棵树桩上冒出了新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石拱桥

    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②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它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葵花之最

毕淑敏

①昆仑山其实只有一个季节——冬天,春节过后那段漫长而寒冷的日子被称为春天,这是我们这帮小女兵从平原家中带来的习惯。

②快到“五一”节了,冰封的道路渐渐开通,春节慰问品运到了。五颜六色来自五湖四海的慰问袋最受欢迎。小伙子们希望从绣着花的漂亮布袋里,摸出一双精致的鞋垫,做一个浪漫的梦;姑娘们没有这份心思,只想找点稀罕的吃食,打打牙祭。整整一个冬天,除了脱水菜和军用罐头,没有见过绿色。可惜,关山重重,山路迢迢,花生走了油,瓜子变了味儿;沙枣颠成粉末,面粉烙的小果子像出土文物。

③突然闻到一股奇异的清香。那是一个绣着黄色“八一”和红色五星的小白口袋。针脚毛茸茸的,绣活儿手艺不高,想必出自一个笨手脚的胖姑娘。打开一看,是一袋葵花子,颗颗像小地弹一样结实,饱满得可爱。我们每个人抢了一把,一尝,竟是生的。葵花子中埋着一封信:“敬爱的解放军叔叔们……”信是从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小学发出的。

④我们趴在地图上找。湛江,好远!那里是亚热带,一个很热的地方。孩子们请求解放军叔叔们,把他们精心挑选出的葵花种子,种在祖国的边防线上。我们把手中的葵花籽放回布袋。那清香,是阳光、土地和绿色植物的芬芳。

⑤昆仓山咆哮的暴风雷,伴随着我们进行讨论。为什么只写给解放军叔叔?边防线上也有解放军阿姨呀?!在国境线上种葵花,多么美妙的想法!每当葵花开放的时候,我们将有一条金色的国境线。

⑥这根本不可能!昆仓山是世界第三极,雪线上连草都不长,还能开葵花?!

⑦我们都默不做声了,只听见屋外风在嘶鸣。大家决定由我给孩子们回一封信,就说葵花籽是解放军阿姨们收到的,只是这里很冷很冷……

⑧昆仑山的“夏天”到了。

⑨信早已写好,却终于没有发出。我们大着胆子,把葵花籽种在院子里,人们都说活不了,却天天跑来看,松土施肥。

⑩A种子发芽了,先探出两片嫩黄的叶子,像试探风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后,舒展腰肢,前仰后合生机盎然地长起来。

⑪昆仑山默默地认可了这些来自亚热带的绿色幼苗,就像它认可了我们一样。

⑫然而,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不知道是上个冬天最迟,还是下个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风,冻死了绝大部分葵花。

⑬奇迹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它并不是最强壮的,也许因为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受到启发,我们用石头为葵花围起了一圈不透风的篱笆。现在,我们每天都趴在石头围墙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里面养着活蹦乱跳的小生灵。

⑭这棵幸运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勇敢地展开桃形的枝叶。茎上纤巧的绒毛,像蜜蜂翅膀一样,在寒风中抖个不停。也许它感到了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威严,急匆匆地压缩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才长到一尺高,就萌发出了钮扣大的花蕾,压得最高处的茎叶微微下垂,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⑮那一年没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风雷,毫无先兆地骤然降临。B早晨起来,天地一片苍茫,我们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向葵花。石围墙也被吹得四散飘去,向日葵却凝然不动地站立在那里,在冰雕玉琢的莹白之中,保持着凄清的翠绿。叶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最不可思议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绽开一朵明艳的花。那花盘只有5分钱硬币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冻其上,像一块光滑的表蒙子;刚分蘖出的葵花籽还未成熟,像丝丝柳絮一样优雅地弯曲着,沁出极轻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葵花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个方柱形的冰晶。

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