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文言文阅读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忽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④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释】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②【关尹子】人名,善射。③【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④【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限两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公亦此自矜  又报关尹子 B、尝射家圃  请关尹子 C、但微颔  退而习 D、康肃忿曰  而察其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现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关尹子让列子守而勿失的是 (均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5)、下面对【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举一反三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一)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黄州,东坡是作者为解决生活困难而开垦的一片荒地。本诗和《记承天寺夜游》作于同一时期。②市人:市井流俗之人。③野人:乡野之人,作者用于自比自己。④荦(luò)确:指险峻不平的山石。

(二)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注】⑤此诗为作者贬居惠州时作。⑥小阁:在惠州时住的嘉佑寺的房舍。⑦先生:指苏轼。⑧道人:寺中的僧人。

(三)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有删改)

【注】①雨麦:麦子抽穗时下的雨。②弥月:整个月。③商贸:商人。④忭:欢喜。⑤岁:一年的收成。⑥荐饥:连续饥荒。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