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重点初中语文中考三模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有的地区就指高粱。②瀹(yuè):煮。③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府推官,继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1074)改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园蔬

游于物之外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3)、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划线语句的表达方式是:;(乙)文划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4)、(甲)(乙)两文都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请分析两文在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问题。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诗文作延伸】

听琴图

蔡京

吟徵调商灶下桐 , 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注释】①徵:中国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包括宫、商、角、徵、羽。②灶下桐:出自《后汉书·蔡邕传》,蔡邕善鼓琴,时闻灶下桐木燃烧的声音,知为制琴的绝佳木材,乃用余木制成一琴,因尾部有火烧痕迹,名为“焦尾琴”。③无弦:出自《晋书·陶潜传》,说其“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在古代,琴被视为乐器之君,能匡正不正的行为。

《绘事微言》两则

(一)

政和中,徽宗立画博士院,每召名工,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人皆向酒家上着工夫,惟一善画,但于桥头竹外挂一酒帘,上其得“锁”字意。后又一日,试“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某甲但画杨柳楼台一美人凭阑。上亦之。

(二)

徽宗一日洒翰于小白团扇,书七言十四字曰:“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适思倦,顾左右云:“有能吟者,可令续之。”有荐太学生者,既宣入,恭读宸制,乞为取旨:或续句呈,或就书扇左。上曰:“朝来不喜餐,必恶阻也。当以此为词以续于扇。”生续曰:“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江梅一点酸。”上大。会将策士,生未奏名,径使造庭赐登第。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