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重点初中语文中考三模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物质是指一切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质,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机废水等源自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废弃生物质是人类在利用生物质的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它仍然属于生物质的宏观范畴,但是能量密度、可利用性等都有显著的降低。

    根据不同的来源可以将废弃生物质分为三类:城市生物质废物(主要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城市粪便以及城镇污泥);农作物废物(主要以玉米秸、麦秸和稻秸为主);禽畜粪便。

    废弃生物质作为固体废物的一种,是人们必须妥善处理的环境污染物,若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废弃生物质在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合理高效地将废弃生物质资源化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能这一可再生清洁能源,而且对于 CO2 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节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图表:中国2007年生物质原料资源农林废弃物的状况与2030年增量

    2007年实际产能

    2030年预测产能增量

(图表来自江瀚咨询)

    (材料三)

    废弃生物质变废为宝一直是个国际难题。近日,中国科技大学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和高性能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热解是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缺氧条件下的生物质热解,可以得到可再生的生物油、生物炭和一部分热解气。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生物油的催化提质和分离,期望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优质燃料。然而,生物油的成分复杂且不稳定,通常包含数百种有机化合物。在催化过程中,部分有机物发生缩合、脱水、结焦等反应,会导致催化剂失效,使催化提质过程难以持续。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常压蒸馏过程参数控制,实现生物油快速结焦可以得到一种新的固体燃料,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生物煤。分析显示,不同生物质原料得到的生物煤热值与商用煤热值相当。此外,生物煤还具有性能稳定、低含硫量、不含重金属等环境友好特性。

    另外,热解过程产生的高温气体中包含小分子碳有机物,且热解气温度较高,是制备碳纳米材料的潜在前体。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热解条件,利用化学蒸汽沉积方法制备3D石墨烯,还通过改变热解沉积条件,得到了碳纳米线。这些高附加值碳材料在污染物去除和储能方面展示了良好性能,利用生物质热解气合成石墨烯具有更小的环境影响和能量消耗。

(节选自《科技日报》)

(1)、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废弃生物质虽然会造成环境污染,但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我们应该合理高效地利用它。 B、有了中国科技大学提供的技术支撑,废弃生物质热解技术就将投入商业化应用。 C、国内外学者期望获得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优质燃料,但催化提质过程难以持续。 D、像碳纳米线这样的高附加值碳材料利用生物质热解气合成石墨烯具有更小的环境影响。
(2)、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说明其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图表的内容。
(4)、材料三是2020年5月22日的一则新闻,请给这则新闻拟个合适的标题。
(5)、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变废为宝的小妙招呢?请分享两条。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刷屏致命

倚蓝娇

    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晴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不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出现短暂性失聪。

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神经学院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数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过程中,研究人员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己没有听到。

    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不留意,或者听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声音并产生感观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这他很可能没听见你说什么。

    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的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围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

    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种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