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金山区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蓼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英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过零丁洋》的作者是。除《鱼我所欲也》外,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出自《孟子》的文章还有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叙写了诗人“寒窗苦读;进入仕途”一件大事。 B、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的命运。 C、颈联巧借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表明诗人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4)、《过零丁洋》中“”与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的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
举一反三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文:(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铈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 , 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 , 背古锦囊,遇所得 , 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铈(shí):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②援:拿。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高轩过》(xuān):题目名。过,拜访意。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甫二人来访。④奚(xī)奴:童仆,奴仆。⑤得:心得感受。⑥牵合:指受到束缚。程课:固定的格式。此句意为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