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交流】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
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文化交流】
材料三
【政治交往】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以来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一:宋代泉州可以建造几层楼高的海船,装有指南针的商船从泉州起航,航行至日本、高丽、天竺、波斯等57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商船来到泉州,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坊”。他们运来犀角、象牙、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泉州港口“异货禁物如山”。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材料二:(郑和)曾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这些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被宫廷用作挥霍享受,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由于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远航的巨额费用无法弥补。南京的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此更招民怨。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材料三: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南方日报》
材料一 【社会制度和谐】
A :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分封制:稳定周初政治形式
B :公平选拔人才制度
行省制: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
材料二 【君臣关系和谐】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三 【国家交往和谐】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