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材料一:汉武帝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在长安附近开掘漕渠,方便了长安附近的运输,还可灌溉田地一万余顷。此外关中地区兴建了白渠、灵轵渠等工程。白渠灌溉得力,受益农田年年丰收。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开挖大运河是这个短命的王朝最大的成就,后世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继承和改善了运河体系。两宋以后,北京之所以成为首都,也是这条运河延伸的结果。
元朝在今北京地区开凿通惠河后,南方来的船只可以到达大运河的终点﹣﹣积水潭。积水潭沿岸的斜街与钟鼓楼一带发展成为最繁华的商业市场,通惠河不仅是大都赖以生存的命脉,还是一条供城里人游览的风光河。
﹣﹣摘编自张妙弟《元大都与京城水系》等
材料三:
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 | 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 |
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1927年开始动工,5年后按照计划建成投产。经过扩建,它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满足周边大型钢铁厂和铝厂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 | 在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水力发电推动了当地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
材料四: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工程经过几十年的论证和准备,2002年正式开工。在建设过程中,成立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协调了各部委、沿线各省市等力量。该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其难度国内外没有先例。至2020年6月,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输水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京津冀地区人民生活饮用水质量明显提高。华北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状况得以缓解,水资源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美两国1870年、1913年各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
﹣﹣改编自《大国兴衰》
材料二:如图书封面图
材料三:如表
年份 | 1950 | 1955 | 1965 | 1975 | 1982 | 1985 | 1994 | 1999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 8.7 | 5.6 | 6.3 | ﹣0.8 | ﹣1.9 | 3.3 | 3.9 | 4 |
史实 | 结论 | |
A |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饮荼、饮非洲出产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的风尚。 ——《世界通史》 | 新航路开辟尽管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但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阻碍了世界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
B |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
C | 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80万吨,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 |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
D |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 新政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