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临沂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二: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他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已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1)、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谁?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举一反三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专制和腐败,开始发表反清言论。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对清廷彻底失望的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建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第二年10月,兴中会密谋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戊戌变法以后,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讨过合作问题,但合作未能实现。

材料三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