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中共十四大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和平发展。

——习近平

(1)、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举一反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2011年14期)

材料二:1942年12月,中关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关关系及启示》整编

材料三:与关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关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威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关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关关系》

材料四:国际在线专稿:当地时间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关元首会晤。这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现任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受到全球高度关注。多家欧洲主流媒体对此次会晤进行了报道,并对会晤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