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中考政治一模试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6月14日,在主题为“绿色发展,低碳创新”的全国第三个低碳日上,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公布了全民的低碳账单。数据显示,2015年,用户通过支付宝抵消的纸质单据和完成的各种缴费,相当于一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57.3 万吨,也相当于多种573万棵大树。低碳,不只是一个口号,也不仅是一种理念,未来还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二:2016年12月19日从19日夜间开始,中国华北等地雾霾天气进入最严重时段, 雾霾范围明显扩大,已超过百万平方公里,波及华北、东北、华中等12省市。以北京为例,19 日夜间监测站点测到的PM2.5.峰值浓度最高达到700 微克每立方米。河北 邯郸成安县城的能见度不足十米。可以说,雾霾对人们生活造成了不少影响。

(1)、你觉得形成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原因有哪些?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践行低碳生活的金点子?

(3)、许多城市大力推行“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意义?

举一反三

【法治护航绿色发展】

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而如何在保护中发展,成了更多人关心的话题。

[绿色答卷]

从创造了一棵树到百万亩人工绿海的塞罕坝林场,到实现“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的浙江安吉,再到沙丘披绿衣、沙土变良田的库布其沙漠……一个个生动范例,印证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可以并行不悖,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带来启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1)这份绿色答卷蕴含了我国哪些治国理政之策?

[绿色法治]

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向记者介绍有关情况。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其中部分内容的摘录:

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

坚持推进生态环境执法,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推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地见效。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全国累计查办重点案件共计17万多件。

推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016年和2018年分别严肃查处了两起典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出台的重大政策法规以及一些热点问题,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访谈、组织专家解读等方式进行宣传。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用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弘扬中华文化]

材料二   为了弘扬世界非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提升茶传统制作工艺水平,2023年4月16日某市人民政府举办了世界非遗——茶技艺传承制茶大赛。

世界非遗——茶技艺传承制茶大赛

茶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代表性极强的文化符号。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茶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价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