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高考文综真题试卷(历史部分)(新课标Ⅱ)
材料:明朝中后期,官场“纪纲不肃,法度不行,上下务为姑息,百事悉从委徇,以模棱两可谓之调停,以委曲迁就谓之善处”,重形式而不求实效的风气弥散。1573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开展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根据《大明会典》的相关内容,制定“考成法”(即考察成效之法),旨在实现“上有立法下必行之,上有言下必听之效之”。“考成法”规定;六部把要办的公事一条一条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本留部,一本送六科监察(六科监察与六部相对,用以监察六部。六部尚书为二品,而六科最高官才七品,但六科具有纠劾、封驳六部的权力).再一本交内阁查考。还将宦官统率六科、稽查章奏权移交内阁,由内阁牵头,一件一件研究,根据轻重缓急,限令各部和各地按期完成。每月考核,逐年总结,完成之后一一注销。根据考核结果,评定官员政绩,决定升降奖惩。“考成法”的实施,形成了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的严密而完整的考成系统。
——据马立成《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①内阁大臣地位始终低下
②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③君主专制的强化
④司礼监制约并控制内阁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本
57本
50本
22本
30本
4本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
材料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据《历史·必修一》等整理
材料三: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