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大冶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在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中,有这样一段说明“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这揭示了(   )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举一反三

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兴衰命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方技术惊旧梦】

材料一   

                                   图一     手工纺织图                                     图二     湖北织布局

(1)与图一相比,图二开始采用怎样的生产方式?图二中湖北织布局创办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近代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

【西方制度促觉醒】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指出他的强国主张及具体措施。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举两例即可)。

【开天辟地展新篇】

材料四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4)材料四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是如何“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的?

(5)上述四则材料中的人物或事件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