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云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文明交流,留下了互利合作的足迹,沿路各国人民均受益匪浅。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2

材料四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需要作出以下努力: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和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均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郑和下西洋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请列举一项,21世纪的中国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的例子。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为实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习近平提出从哪些方面努力?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强大,使它认为自己有能力领导世界,并以“世界领袖”自居。但是这一总战略的实施却在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及意识形态等方面与苏联的战略相遭遇。这导致两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向,即逐渐脱离大国合作政策而转向对抗。这场长达40多年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分庭抗礼的争斗,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世界的撕裂。

——摘编自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着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则逐步走向分裂和解体。在这个过程中,两大阵营都崛起了新的力量中心。中国脱离了苏联控制的阵营体系,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被称为“第三世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苏之间的对抗,而且在两极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出多极的力量。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三  进入21世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这表明,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齐卫平《深刻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特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