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天津市东丽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
(2)、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3)、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举一反三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鉴交流】

材料二: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中国贡献】

材料三: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作用。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③________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④________的发明导致发现了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美国)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美好未来】

材料四: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灯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