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普宁市2020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考试卷
即时的传播、海量的存储、方便的查询……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一些人造谣、传播提供了空间和渠道。从“抢盐风波”到“地震谣言”,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传言”……网络谣言已经成为百姓深恶痛绝的“网络毒瘤”。近期,公安机关对一些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谣言的人依法进行了处理,有关部门还依法查处了一些传播谣言的网站。
①进行网络诈骗
②18岁的德国学生制造“震荡波”病毒致使网络瘫痪
③隐瞒个人真实信息与陌生人网络聊天
④在网上公开对有矛盾的同学的进行侮辱、诽谤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②上网要遵守法律和道德
③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④网络弊大于利,所以要拒绝上网
①恪守网络道德,依法行使权利 ②完善法律法规,净化网络新空间
③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面对疫情的反复与持续蔓延,他感到担心、焦虑——是正常的心理反映,应该坦然面对
②从外地回来,立刻到社区报告,做核酸检测——是具有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的表现,应点赞
③看到有网友转发“双黄连可预防和治愈新冠肺炎”的信息,他立马转发到朋友圈——是讲诚信、勇担当之举,值得学习
④看到某地疫情较严重,他捐出压岁钱并为疫区人民祈祷——是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行为
【走进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同窗情谊值得你我珍惜。
材料二 亚运期间,杭州各村、各社区设立志愿者执勤点,服务亚运。
(1)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看,“同窗”之间的关系属于①________关系;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属于②________关系。
材料三 “双减”背景下,某校提供了独具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校园农场活动,从翻地、播种、浇水到采摘都由学生完成。
(2)针对上述材料,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参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材料四 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信息鱼目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
(3)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依法有序参与网络生活?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