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达标卷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这段话先概括写大拇指,然后再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我也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段话: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1{#/blank#}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数学家。
{#blank#}2{#/blank#}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blank#}3{#/blank#}他14岁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blank#}4{#/blank#}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blank#}5{#/blank#}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blank#}6{#/blank#}在清华大学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①在繁华的巴黎大街边,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②那些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缩句)
③他掏出钱。(扩句)
④照样子,写句子。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 )后来,列宁不幸被捕,但仍然经常写信要家里人设法为他借书。
( )于是他就常去监狱图书馆借书。
( )在彼得堡的时候,列宁整天待在图书馆里,读了许多书。
( )列宁是善于利用图书馆读书的典范。
( )在监狱里,列宁被关了十四个月,在图书馆也读了整整十四个月的书。
( )当听说监狱图书馆可以借书时,他高兴极了。
( )他一生中很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
( )一次,富兰克林买了一本《旁观者》的刊物,边读边摘录文章的大意。
( )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 )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 )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