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困难

2016年辽宁省抚顺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二十年前,我干的是开出租车的行当。流动的时间,让我遇到许多人,乘客们钻进车来,坐到我的身后,彼此素不相识,而这些人却给我讲述他们的生活。他们中有些人的生活让我感到惊奇,有些人的生活让我肃然起敬,有人带给我欢笑,有人令我哭泣。然而,最令我感动的一位,要数在八月的一个深夜载一位老妇人。

    当时我接到的电话来自僻静小镇的一座出租公寓。我想,可能是让我去那里接一些派对归来的人,或者刚同爱人打过架的人,或者时要去城镇工业区的某个工厂赶早班的工人。深夜两点半我赶到的时候,楼里漆黑一片,只有底层窗户照着一盏孤灯。像这种情况,很多司机基本上是先按一两下喇叭,然后等一会儿,倘若不见动静,就驱车离开。但我见过太多穷困的人们,出租车是他们唯一可用的交通工具。若不是嗅到危险的气氛,我总是会走到门前。

    这位乘客也许需要我的帮助,我心里这么想着。因此我走到门前去敲门。“请等一下。”应答的是一个虚弱、苍老的声音。我能听到在地板上拖动东西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门终于开了。一位八十来岁的弱小老妇人站在我面前。她穿着印花连衣裙,戴着带有面纱的筒状女帽,仿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电影里的装束,看起来精致典雅。一个小型的尼龙手提箱立在她身旁。这座公寓看上去好像有多年无人居住。所有的家具都用蒙着布。墙上没有挂钟,柜子上也未摆放任何装饰物或家用器具。墙角放着一个纸箱,里面堆满了照片和玻璃器皿。

    “你能帮我把包拿到车上吗?”她说。我把箱子搬到车上,又回来搀扶老妇人。她挽住我的胳膊,我们慢慢走到车旁。她不停地感谢我的好心。“没什么,应该的,”我对她说,“我这样对待我的乘客,也希望他人能如此待我母亲。”“噢,你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她说。当我们坐进车里,她递给我一个地址,然后又问道:“我们可以从市中心穿过去吗?”“那不是最近的路。”我立马回答她。“噢,没关系的,”她说,“我并不急着赶路,我这是要去临终关怀院。”我从后视镜看了看。她的眼睛在闪烁着光。她继续说着:“我的家人都不在了,医生说我的日子不多了。”我静静地伸手关掉了计时器。“您想让我走哪条路?”我问。

    我默默地驱车,驶向她给我的那个地址。这是一座低矮的楼房,就像一个小康复中心,门廊的下面有一条车道。我们的车刚刚停定,就有两个护理人朝我们走过来。她们热心关切地留意老妇人的一行一动。看样子是在早就等着她的到来。我打开车尾的行李箱,把她的小手提箱提到门口。这时,老妇人已经坐进轮椅里了。

    “我该付你多少?”她问,一面说着,一面伸手进钱包。

    “哦,不用了,”我回答她。“这怎么行呢,你也要挣钱啊,”她说。“我可以载其他乘客的呀,”我回应她。此时,我什么也没想,弯下身去,给她一个拥抱。她紧紧地抱着我。“谢谢你!谢谢你给我这个个老太婆带来愉快的时刻。”我紧紧握下她的手,然后消失在凌晨的微光中。在我身后,一扇门关上了。

    那天我没有再载其他乘客。我漫无目的地在路上开车,陷入沉思之中。我简直都没法开口对人讲话。假设老妇人遇上的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司机,或者是非常不耐烦的想尽快下班的驾驶员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4段画线处对老妇人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第5,6两段内容,简要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4)、体会选文第8段中划线的两个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紧紧地抱着我。“谢谢你!谢谢你你给我这个个老太婆带来愉快的时刻。”我紧紧握下她的手,然后消失在凌晨的微光中。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选文第2段交代了许多司机通常的做法,与后文我的耐心等候形成 鲜明的对比,衬托出我的形象。 B、选文第3段中“我能听到在地板上拖动东西的声音”这句话意在表明夜深人静,声音听得很清晰。 C、选文第5段写老妇人“并不急着赶路”,而是要求司机从市中心穿过去,可见她对生活的留恋。 D、选文第8段中“一扇门关上了”这句话,表面指关怀院的大门关上,同时也暗示老妇人的生命之门即将关闭。
(6)、选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试着写出三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如何对待历史是个严肃的问题.任何庄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都不会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无辜,制作了一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中国人惨遭伤亡?南京大屠杀曾经以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而震惊中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曾对此作出庄严的宣判。据当时目击者的证词,西方记者的报道,外国教会人士的回忆,包括日本士官自供和他们当作欣赏而留下的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都证实了那场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其屠刀所向,山河血染,日月失色。据不完全统计,在那场大屠杀中,集体射杀并毁尸灭迹的达19万人,零散屠杀并经慈善团体掩埋的达15万人,合计30万人之众。
      遇难者30万!这不是中国捏造的数字,这是经过详细的调查得出的事实,包括日本许多正直的历史学家在内,都证实日军在南京进行过血腥屠杀,侵略者的罪刑铁证如山,是举世公证的历史事实。遇难者30万!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它是用累累白骨组成,是对侵略者无声的控诉,是人类的良知向世人敲起警钟。人们记得,当年参与指挥大屠杀的主凶刽子手谷寿夫,在他被处死刑前尚希望以他的死,消弭些许中国人民对日寇的仇恨。许多当年犯下屠杀中国人民罪刑的原侵华军人尚悔罪自责,站到赎罪的行列,而身为国会议员的石原先生却连发生过大屠杀都不肯承认,其良知何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请和我保持距离

张爱国

       十年前,我还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那天刚下课,邮递员送来一封信,没有寄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只在收信栏内写着“张爱国收”。

       待看了信,我很吃惊,这位在信里也没有留名的学生,整封信从头至尾都在辱骂我,不仅给我起了一系列侮辱性的绰号,还一次次说我是“误人子弟”,是教师队伍里的“害群之马”……

       我很快就断定写这封信的是刚毕业的学生马力。初二时,有一次,我批评他时的确很过分,一定是给他带来了伤害和怨恨。

       虽然马力的信很过分,但我还是深刻反思了自己。反思的结论竟然是我真的有点在“误人子弟”,就在这时,我有个下海的机会,于是我毅然辞了职。

       就像我教书时总是优秀教师一样,从商的我很快成了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但我一直延续着朴素的生活习惯,并没有买车。

       一次,我乘公交车,竞意外地在车上碰见了马力。

       马力触电一般地站起身,满脸通红,走过来,握住我的手:“张老师……张老师……我……

       我说:“你这个家伙,毕业这么多年了也不来看看老师,也不给老师写信。”

       马力只是不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师……”

       渐渐地,马力的紧张和尴尬消失了,他大概是确信了我并不知道那封信是他所写。下车后,马力坚决要请我吃饭。

       席间,我知道马力大学已毕业一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说:“马力,当年那么多学生,就数你小子脑瓜子最活,愿意在我的公司干吗?”马力一听,感激得眼泪都下来了。

       或许是作为对自己当年错误的补偿吧,马力工作十分卖力,也十分出色。我也对马力越来越欣赏,不断地给他提职、加薪。

       对于那封信,我差不多忘了,即使偶尔想到,也是淡然一笑:谁在孩子时代不犯错误?

       两年过去了。一天晚上,马力陪我吃饭,他一次次举杯敬我,也一遍遍说着感谢我的话。

       我分明喝高了,笑了笑说:“马力啊,要说感谢,应该是我感谢你啊!”

       马力赶紧说:“恩师,您这是说的哪里话?”

       “我说的是实话,马力,我真的感谢你!”我打着酒嗝却真诚地说,“要不是你当年提醒了我,我如今可能还是那匹误人子弟的害群之马呢。”

       马力短暂的吃惊后,就开始满脸通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很快,马力找了个理由,结束了晚餐。

       第二天,马力没来上班,手机关机。第三天,第四天,马力都没有来﹣﹣他竟然与我不辞而别!

       很长时间我都无法理解马力的不辞而别,直到不久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的话:“人与人应该有一些距离,就像你隔着一层窗户纸看室内,你觉得很洁净,但一旦捅破这层纸,你会发现其实房子里充满了灰尘和污垢。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污点’,你只能将它保留在心中,哪怕是双方心照不宣也可以,但就是不能说出来……”

      只是我明白这一点太迟了,因为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见过马力一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2.0

       ①“人工智能AI”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心态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②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的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会和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将这样的人工智能成为AI2.0。

       ③“30年后的AI2.0必将成为巨人,但是它会在哪些方面展示它与众不同的威力呢?”

       ④在潘云鹤的构想中,到那个时候,大数据智能的研,已经可以为经济智能化运行提供强大的工具,帮助政府和企业从宏观、中观、微观等角度预测经济和市场的走向,前瞻性的创造新产品,进行新投资,确定新政策,从而避免如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风险,以及产能过剩、库存畸高等问题。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基础,使人类经济的运行进入更高水平。

       ⑤对于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AI2.0对人类健康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潘云鹤料想,“AI用于预防医药,已进入发力阶段”。

       ⑥近年来涌现的各种大型医疗仪器、小型穿戴式设备、大量生理传感器和海量的数字化病力,源源不断地生成人体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大数据汇和分析、学习和提取,就可以预测人体健康的走向和生病的可能。在未来,借助人工智能,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或许能得到预防或者阻断。

       ⑦另一个关于AI的梦想是:人脑和电脑联通。

       ⑧潘云鹤说,人脑和电脑如能直接联合工作,就会形成“脑机混合”增强智能。如果一个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记住《新华字典》、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四书五经、中国通史、英汉词典、世界地理、中外法律……可以想象,我们的教育,会因此产生怎么样的改变。

       ⑨AI的能力似乎无可估量。可以想象人类未来与AI共存的种种图景:

       ⑩当你在街上碰到陌生人时,系统会产生并处理数据,通过AI程序就能知道你和他的印象如何。

       ⑪在医院里,AI分析X光片的水准,比人类医生还要棒,这些智能机器还可以用于癌症等疾病的到期检查,甚至你上不知晓的情况下采取防治措施。

       ⑫一场彻头彻尾的人工智能革命,真切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做出预测:未来,大量的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取代,数十亿人将成为“无用阶层”, 社会被少数精英阶层掌控。

       ⑬于是一个关于AI的终极恐惧,进入人类的集体思想﹣﹣AI会控制人类吗?

(节选自《读者》有删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①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②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③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④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⑤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⑥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⑦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⑧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⑨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⑩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⑪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⑫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⑬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F。

    ⑭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⑮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⑯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⑰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⑱原来.那首叫作《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⑲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眯眯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竞有了微微的哽咽。

    ⑳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