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探究b

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所示装置做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图中的铁架台均已略去)请回答: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
(2)、分析改用乙装置后,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的原因:
(3)、老师又设计了另一个改进的丙装置,带火星的木条也易复燃.根据(2)推测的原因,分析浓硫酸的作用:
(4)、为了进一步研究“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H2O2

5%H2O2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 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进行实验]图丁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举一反三

小彦在课外书中得知,很多物质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在实验室中找出了一瓶黑色粉末氧化铜,进行一番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步骤Ⅰ如图连接装置,加入毫升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氧气。

步骤Ⅱ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加入的过氧化氢,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如表。

步骤Ⅲ清洗并干燥装置,换用氧化铜粉末重复步骤Ⅱ,相关数据记录表中,据此分析:

步骤

物质

质量

过氧化氢体积

集满一瓶氧气所用时间

二氧化锰

氧化铜

(1)步骤Ⅲ中所加氧化铜的质量是{#blank#}1{#/blank#}。

【得出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blank#}2{#/blank#}填序号和Ⅲ比较得出氧化铜可以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3)根据上述实验步骤Ⅱ和Ⅲ比较得出,同等条件下{#blank#}3{#/blank#}的提高反应速率的效果更好。

(4)写出步骤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blank#}4{#/blank#}。

【反思改进】

(5)小徐同学分析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后,认为还需要补做几个实验步骤,才能证明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步骤继续设计如下:

步骤Ⅳ:将反应结束后剩余氧化铜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证明氧化铜在反应前后{#blank#}5{#/blank#}未发生变化。

步骤Ⅴ:将上一步所得固体加入少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blank#}6{#/blank#},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