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
请你分析:
AB间的电压 | BC间的电压 | AC间的电压 |
1.4V | 1.4V | 2.8V |
①;
②.
某班级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的规律”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伏)、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他们首先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通过探究得到并联电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在继续探究过程中,多次改变R1和R2的阻值,并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B、C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 以及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I。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 R1(Ω) | R2(Ω) | I1(A) | I2(A) | I(A) |
1 | 20 | 60 | 0.3 | 0.1 | 0.4 |
2 | 20 | 30 | 0.3 | 0.2 | 0.50. |
3 | 20 | 20 | 0.3 | 0.3 | 0.6 |
4 | 30 | 15 | 0.2 | 0.4 | 0.6 |
5 | 60 | 12 | 0.1 | 0.5 | 0.6 |
① 分析比较表中I1、I2和I的数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blank#}1{#/blank#}。
②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第二、三和六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中电阻一定时,干路电流{#blank#}2{#/blank#}。
③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4和5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序号5中的两个并联电阻{#blank#}3{#/blank#} (选填“能”或“不能”)替代序号4中的两个并联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理由是:{#blank#}4{#/blank#} 。
④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I1、I2与R1、R2的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blank#}5{#/blank#} 。
(1)连接电路前,开关处于{#blank#}1{#/blank#}状态,电压表要与灯泡{#blank#}2{#/blank#};
(2)根据如题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他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若只有或
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blank#}3{#/blank#};
(3)故障排除后,继续实验,小明分析题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blank#}4{#/blank#}(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UBC/V | ||
2.5 | 3.9 | 1.4 |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blank#}5{#/blank#};
(5)接着“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小明发现了一个现象:连接并联电路,闭合开关后,原来的两个小灯泡都变亮了,对于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blank#}6{#/blank#}。
探究一: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在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应处于{#blank#}1{#/blank#}状态;
(2)第2次实验中,B点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为{#blank#}2{#/blank#}A;
(3)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得:串联电路中电流{#blank#}3{#/blank#};
实验序号 | |||
1 | 0.18 | 0.18 | 0.18 |
2 | 0.32 | 0.32 | |
3 | 0.50 | 0.50 | 0.50 |
探究二: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
(4)根据图丙电路图,请在图丁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blank#}4{#/blank#};
(5)用电压表正确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之后,{#blank#}5{#/blank#}(选填“能”或“不能”)只将A点的导线接到C点测
两端的电压,理由是{#blank#}6{#/blank#};
(6)做实验时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多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blank#}7{#/blank#}。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