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题六

1983年,国务院发布《城乡集市贸易管理办法》指出:“城乡集市贸易,是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应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通过行政管理和国营经济的主导作用,把城乡集市贸易管好搞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这说明在当时(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对市场调节的作用有了一定认识 C、城乡集市贸易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 D、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举一反三
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材料一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

作者

著作

摘要

1939年

贝特兰

《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

纪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1970年

林迈可

《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

关注根据地税制

186年

班国瑞

《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

研究新四军史

2003年

方德万

《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

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

米特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

穆盛博

《中国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

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2015年

托比·林肯

《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

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材料二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讨论,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在铁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进展……在毛泽东生前,中国不仅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些进展,使全世界为之震惊。同时,我们还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进市场机制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最先在农村展开,拉开了整个中国改革的序幕。第二阶段: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阶段,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第三阶段: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第四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第五阶段: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摘编自白永秀《新中国70年经济改革发展的历史回顾、成就、问题与展望》

材料三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教材等整理的“新时代十年”大事件(部分)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