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广东省河婆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历史综合测试(二)试卷

下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4年7月3日视察武汉汉阳铁厂时拍摄的老照片。拍摄该照片的目的是(    )

A、表达对环境污染的忧虑 B、展现近代化运动的成就 C、鼓舞清军对日作战的信心 D、对中体西用思想进行反思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为19世纪40年代至一战期间中外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创建。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经厂等民族工业产生。据统计,甲午战前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深入开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欧美国家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末至一战前

官办企业中张之洞的湖北纺纱官局发展势头较好;以张謇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间商办企业出现高潮。据统计,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

欧美国家几乎同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的结合更紧密。美德垄断组织程度高。欧美国家进入“电气时代”。

一战期间

民族纺织业和面粉业出现空前发展。以周学熙创办启新洋灰公司、荣氏兄弟创办中新纺织无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民族企业出口明显增加。欧洲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沟相对减少,关、日对华经济侵略加深。

欧美国家钢铁工业和国防工业发展迅速。做为一战主战场的欧洲经济破坏严重。美、日经济发展迅速。

——摘编自齐兴荣主编《世界史》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经济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所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现代历史(过去的500年)

(郭嵩焘日记起自 1855 年,止于 1891 年郭去世前一日,中间缺三段,约 39 个月,首尾 37 年。记载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

光绪三年正月初四日(1877 年 2 月 16 日)。拜访利如洋行,“行主刊木多…… 尚达及英人多乐温手击张锡九事”当了解到“伦敦人闻之,皆为不平”时,日记中留下“此邦民风之厚矣”的感悟。民风淳朴,知礼有节,即便比照中国士大夫们坚守不移的“华夷”标准,英国人也不再是什么“夷狄”蛮人。因此,在之后的日记中,郭嵩焘经常用诸如“厚”“平”之类的褒扬词语来表达对英国社会的好感。

光绪三年五月初十日(1877 年 6 月 20 日)。赴茶会,并进行参观,对于英国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他得出如下结论:“体察入微而探讨入神,直穷于思异矣。”甚至认为“此邦格致之学,无奇不备,可以弥天地之憾矣”。

光绪三年十二月十八日(1878 年 1 月 20 日)。郭嵩焘等人谈论西方制度,认为西洋“君德”“相业”是中国自古及今从未所闻,而其国政开明、官吏选贤择能、议院服争无隐、政事一乘民意,是“积之久而亦 习为风谷”的结果。据此而感悟:“西洋一隅为天地之精英所聚,良有由然也。”中国制度在郭嵩焘心目中, 已无复与西洋相较,惟寄望于中国风俗或可随之而变。

——据《郭嵩焘日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