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黔南州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下列电影镜头中的瞬间,是新中国珍贵的历史记忆,根据镜头画面,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应以上历史画面,完成下表序号处的内容。

画面

事件名称

历史作用与意义

画面一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画面二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画面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画面四

香港回归祖国

(2)、综上所述,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应具备哪些条件?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而且施加经济压力。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管制。...由于美国严格管制对华贸易,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额大幅度下降。1948年为2.73亿美元,1949年为0.826亿美元,1950年1至8月为0.33亿美元。

——熊志勇《中美关系60年》

材料二: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表明美国的建议被击败时,大厅里立刻沸腾起……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还有一些人跳起舞来。第二天,外交部代理部长姬鹏飞收到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文,告知二十五日联大通过的决议。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对比统计

报道语态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材料四: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仅挑起中美经贸摩擦,而且在外交、科技、军事、涉台等诸多领域小动作不断。一些身居要职的美国政客,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扬言美中之间是“文明之间的冲突”,甚至叫嚣要把中国“打回到第三世界”……这些敌意浓浓的言行,为中美经贸谈判及两国关系蒙上阴影。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1日03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待新中国的态度。美国采取该种态度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打开外交局面,新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描述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通过的决议”指的是什么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之后,为改善对华关系,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60年至1985年间,《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变化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