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二中、27中等校九年级3月联考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北师大版教材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丘吉尔

材料三: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救治……并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北师大版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怎样的国情实施新经济政策的?

(2)、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3)、材料三中股票价格雪崩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什么问题?为此罗斯福进行了怎样的“大胆试验”?该“试验”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上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举一反三

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压倒性的问题。中央将民生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建国纲领》
(2)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3)材料所述内容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罗斯福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大型纪录片《百年中国》翔实地记录了一些历史片段,反映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

(4)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请从表中任选一次变革进行评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