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栖儒中学2017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想象这种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 C、(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耀金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释】①林和靖:林逋(968-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阅读

梦幻月圆夜

【美国】亚当·雷克斯

圆圆的月亮低低地挂在空中,触摸着树梢。

我们轻轻感叹:月亮真大、真美啊!

透过后座的车窗,我跟随它飞行。

穿过沉睡着的黑暗的公园,穿过空荡荡的明亮的街道。我渐渐沉入了梦乡,被抱上了床。

第二天早上,月亮更低更大了。它几乎就落到了地上。它停留在我们的后院。

我问:“为什么它这么大这么低?”“为什么它在我们后院里?”

“嗯……”爸爸说着,摸摸下巴。

“请把我举起来吧。”

站在爸爸的肩膀上,我用指尖抚摸月亮。它是那么雪白而冰凉。我爬进月亮的一个凹坑。

“我要到处瞧一瞧。”

“好啊。”妈妈说道,“把你的外套拉上,可别着凉。”

我走到月亮的上方、下方和你看不见的地方,再走向爸爸和妈妈等我的地方。

清晨没来光顾我们,黑暗中,小镇苏醒了,人们出门去工作。

在学校,我们无精打采地趴在课桌上,睡啊睡啊,睡过了午餐时间。我透过密密的睫毛,透过朦胧的窗户,透过细细的树枝,看见那蓝蓝的圆月也回望着我。

科学课上,艾伦小姐说道:“月球的引力使潮汐转向。”

英语课上,她说道:“Moon是名词,有时也是动词。”

数学课上,她写下:“1+1=月亮。”

随后她眨了眨眼,从黑板前退开。“不对……”她说道,“我好困,下课吧。”

一路上,我看见疲惫的小镇居民。他们默默地拖着脚步走过烂泥地,在等红灯时就打起了盹。

布里克街的乐队只是对着麦克风叹息。“噜啦啵,我爱你。唰噜啦,噜啦啵。”

后来,我开始打哈欠,    ▲    

在我家的后院,爸爸妈妈想用毯子和桌布把月亮掩藏。

“这是热气球吗?”邻居倚着篱笆打哈欠。

“是的……我想是的。”妈妈回答。

爸爸说:“这是最新的时尚。”

就在那时,潮水悄悄涌来,流入我们的后院。它柔柔地漫了进来,浅浅地在我们的月亮下停驻。

“真大啊,”我感叹,“真美啊!”

“真潮湿啊!”爸爸说。

“它不属于我们的后院,”妈妈说,“而且这么多狗聚集过来狂吠,也让我无法忍受啦。”

我说:“也许我们应该开车带它出去。”

就这样,我们开着车,带着车窗外的月亮,穿过空荡荡的明亮的街道,路过沉睡着的黑暗的公园。它跟随我们飞到山顶,落在了树梢。

然后,我告诉月亮:“待在这里哦。”

我们的车轰响着开走,我叮嘱月亮:“留在那里吧。”

于是它就留在空中,留在小山顶上。当我们往低处开去,它看起来越来越小,越来越高。

“它走了。”我说。

“是啊,月亮走了。”爸爸说。

“我们上好的桌布也跟着走了。”妈妈说。

在轻声低语的车里,我沉入了梦乡。爸爸把我抱上床,道了晚安。在别的小镇和邻居们的床边,人们也都互道晚安。

关了灯,到处都是宁静的夜晚。                                          ——(略有删改)

冬之月;小文摘录了下面这篇写景美文,邀你共读。

深冬月照 许冬林

①母亲将我叫起来,朦朦胧胧中,我穿好衣服。

②我们起大早准备去江对岸的获港街上,母亲要卖东西,也要买东西。那时我大约才十岁吧。

③洗脸后,打开门,泼洗脸水,才发现外面天上地下一片莹白。月亮高得很,被月光照彻的夜气,扑面是柔软的寒。洗脸水泼在空旷的泥地上,蜿蜒流淌,似乎怕冷一般,仿佛听见它们“嘶嘶”的叫声——地上的蒙蒙白光似乎被水吃掉了,倏忽间,墨色的水印子里,又灼灼耀着月光。

④从我家到渡口,我们要翻越两道江堤,然后过渡。母亲怕赶不上早班船,所以早早把我喊起来,陪她月下赶渡。

⑤我们热热吃了出门,走在小江堤上,母亲走在后面,我在前面,那是冬天的凌晨三四点。月亮庄严坐在天上,像看家的祖母,把万物看得规规矩矩、悄无声息。星子如同一朵一朵晚秋的小菊,开在蓝色的薄雾里。江堤两旁的小树,叶子几乎谢尽,冷冽的月光下,细弱的枝柯上也都罩着一层茸茸的白,我伸手一碰,都是霜。我脚下的草坡上,枯草稀疏,都躬身在白霜里。小河无声,以月光为衣,低低地沉睡。我和母亲,走过静寂小河,走出静寂村庄,像走在梦中。我们的脚下,是月光,也是细细碎碎的白霜。

⑥月光下的路,似乎都是平的。

⑦我看看天顶的月亮,看看脚下的路,觉得我和母亲走在霜地上,也像走在月亮上。

⑧不出十分钟,我们就上了大江堤。江堤上的风,似乎腰身宽大到猎猎撞人,却也不见树头摇动,想来是我们行走中错把迎面的寒气当成了风。月光倒更是亮堂,无遮无拦,仿佛有铺不完的银粉,到处播撒。

⑨蜿蜒长堤,除了我们,无有人影。四野阗寂,人间不像人间。只有我的脸,冰凉柔软,这是落了月色也落了晨霜的脸。我和母亲走在月照之下,走在无边的霜气里,像两粒小小的纽扣,又小又结实又透明。

⑩也没有蛙鸣,没有虫唱,连喜欢夜飞的乌鸦,影子也不见。村的声音都被月光舔干净了,或者是被晨霜给密密缝紧了出不来。

⑪只有我的足音,连着母亲的足音。我们的足音把连天连地的月光,踩出了许多窟窿。我心里感到抱歉,可是一回头,身后月光圆融清透如初。

⑫人世之初,也许未必是盘古开天辟地,未必是伏羲女娲造了各色族人,也许还是如我们这般:一个年轻美丽的母亲,荷载两筐衣食种子,身边跟着一个小女孩。大路平闲,她们一路走来,天地澄澈,十方岑寂。

⑬我遥看我的月光,我的江堤,我的晨霜。一刻仿佛千万年,千万年在此凝结为一刻。

⑭月照之下,万物似乎都被抽去了重量。林木、村舍、长堤……它们立在大地上,像立在宣纸上。而无人的江堤上,母亲的影子小小,我的影子小小,我们也在宣纸上。

⑮月光把世界变轻了。

⑯我们且走且停,月亮且走且停。偶一抬头看,它依然又高又远,像用繁霜在不断锻铸敲打,洁白清冷。我忽想起妈妈教过的童谣,此间吟来真应景。“月亮粑粑跟我走,我到南京讨包斗,季季刀子割韭菜,萝卜干子喝烧酒。”南京在我们江对岸的下游,此时江水拍打古城,月光笼罩古城,像一首古诗,是那般遥远而悠扬的存在。笆斗是一种柳条编的圆底容器,可盛放谷物等粮食。那时不懂为什么要到南京去讨笆斗,我家的杂物间就有笆斗啊。笆斗不盛粮食时,我和弟弟常常爬进去,坐在里面像不倒翁似的摇晃。我想,发大水时,我可以坐着它漂浮,像远古洪水神话里的葫芦。

⑰童谣里,去南京,就像我们此刻去获港,也许讨包斗不过是个由头,真真是想赶一个人头攒动热闹喧哗的早市。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