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容易

2017届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设“一带一路”.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霍去病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摘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请回答: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判断对错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 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张骞通西域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blank#}1{#/blank#}

(科举制度)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科举制选拔了一批真才实学的人参与政权,但是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

{#blank#}2{#/blank#}

上海沦陷后荣氏申新8个纱厂中,有6个被日商纱厂接管,余下的2家位于租界内的纱厂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视为“敌产”而被“军管理”了。据资料统计显示,仅1937年8月至1938年3月间,上海被日军摧残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8亿元。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侵略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

{#blank#}3{#/blank#}

1947年夏,“刘(邓)的部队超过陇海铁路,向南猛插300英里,在鄂豫院边界……。开辟出一块新的根据地。”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态势,还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覆灭。

{#blank#}4{#/blank#}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lank#}5{#/blank#}

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新的世界秩序向多极化发展,美国已丧失其超级大国地位。

{#blank#}6{#/blank#}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