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一中2020届高三语文压轴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熙靖,字子安,常州晋陵人,唐卫公德裕九世孙也。祖均、父公弼皆进士第。公弼,崇宁初通判潞州,以议三舍法不便,使者劾其沮格诏令,坐削黜以死。熙靖擢第,又中词学兼茂,选为辟雍录、太学正,升博士。以父老丐外,除提举淮东学事便养,命下,乃得河东。而为淮东者,臧祐之也。盖省吏取祐之赂,辄易之。或教使自言,熙靖曰:“事君不择地,吾其可发人之私,求自便也?”宰相闻而贤之,留为兵部员外郎。遭父忧去,还,为右司员外郎。王黼以太宰领应奉司,又方事燕云,立经抚房于中书独专之,他执政皆不得预。熙靖与言曰:“应奉之职,非宰相所当预。尚书、枢密皆有兵房,足以治疆事,经抚何为者哉?”黼积不乐。同列五人皆躐跻禁从,独滞留四年。都水丞失职,移过于熙靖,贬其两秩,又将左转为国子司业 , 执政交言不可,仅迁太常少卿。黼罢,乃拜中书舍人,蔡攸又恶之,出知拱州。越两月,复以故官召,入对言:“燕山虽定,宜益谨思患豫防之戒。”徽宗曰:“《诗》所谓‘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者是也。”熙靖进曰:“孔子云:‘为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愿陛下为无疆之计。”帝嘉之。靖康初,同谭世勣事龙德宫,改显谟阁待制、提举醴泉观。道君①待之甚厚,常从容及内禅事,曰:“外人以为吴敏功殊不知此自出吾意耳吾苟不欲人言且灭族谁敢哉或谓吾似唐睿宗上畏天戒故为之吾有此心久矣”熙靖再拜贺。敏闻而忌之,以进对不时受罚。既拒张邦昌②之命,忧愤废食,家人进粥药宽譬之,终无生意。故人视其病,相持啜泣,索笔书唐王维所赋“百官何日再朝天”之句,明日遂卒,年五十三,与世勣同赠端明殿学士。

(选自《宋史·李熙靖传》,有删改)

【注】①道君:即宋徽宗。②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靖康之难后,被金国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外人以为吴敏功/殊不知此自出/吾意耳吾苟不欲人言/且灭族/谁敢哉/或谓吾似唐睿宗上畏天戒/故为之/吾有此心久矣/ B、外人以为吴敏功/殊不知此自出/吾意耳吾苟不欲/人言且灭族/谁敢哉/或谓吾似唐睿宗/上畏天戒故为之/吾有此心久矣/ C、外人以为吴敏功/殊不知此自出吾意耳/吾苟不欲/人言且灭族/谁敢哉/或谓吾似唐睿宗上畏天戒/故为之/吾有此心久矣/ D、外人以为吴敏功/殊不知此自出吾意耳/吾苟不欲人言/且灭族/谁敢哉/或谓吾似唐睿宗/上畏天戒故为之/吾有此心久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兵部,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主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屯田、军械、军令等事宜。 B、司业,学官名。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清末始废。 C、靖康,宋钦宗赵桓年号。靖康二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 D、内禅,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此处指徽宗传位给钦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熙靖出身世家,科考入仕。其远祖为唐朝卫公李德裕,其祖父李均、父亲李公弼均进士及第,自己考中进士后又考中词学兼茂科,后升任为博士。 B、李熙靖胸怀宽广,为人大度。他因父亲年老请求外任,任职地点被人从淮东改为河东;有人劝他上诉,他说侍奉君主不必择地而不愿揭发别人私情。 C、李熙靖正直敢言,遭到报复。王黼以太宰身份兼任应奉司,又在中书省设立经抚房专权,李熙靖直接批评这种做法不对,结果触怒王黼,被其借故打击。 D、李熙靖心系国事,忧愤而终。他抗拒张邦昌之命后,忧愤得吃不下饭,拒绝家人粥药,始终不与张邦昌做生意;借王维诗句明志后,第二天就去世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议三舍法不便,使者劾其沮格诏令,坐削黜以死。

②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 “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 “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丞相隗林、卿李斯、五大夫杨樛从,与议于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犹刻金石 , 以自为纪。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休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史记·秦始皇本纪》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皮豹子,渔阳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为中散。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赐爵新安 , 又拜选部尚书。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 , 镇长安。坐盗官财,于统万。真君三年,宋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杨难当,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复其爵位,寻拜使持节、仇池镇将,督并中诸军与建兴公古弼等分命诸将,十道并进。四年正月,豹子进击乐乡,大破之。宋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镇仇池,至汉中,闻官军已西,惧不敢进。豹子与司马楚之至浊水,击禽崇之,尽虏其众,仇池平。未几,诸氐复推杨文德为主以围仇池,古弼讨平之。

    时豹子次下辨,闻围解,欲还。弼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求报复,不如陈兵以待之。”豹子以为然。寻除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如故。宋复遣杨文德、姜道盛寇浊水,别遣将青阳显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浊水城兵射杀道盛。豹子至斧山,斩显伯,悉俘其众。

    初,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芦城招诱氐羌。于是武都阴平五部氐人叛应文德,诏豹子讨之。文德阻兵固险,以拒豹子。文德将杨高来降,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宋白水太守郭启玄率众救文德,豹子大破之。启玄、文德走还汉中。

    兴安二年,宋遣萧道成等入汉中,别令杨文德、杨头等率氐、羌围武都。豹子分兵将救之,闻宋人增兵益将,表状求助。诏高平镇将苟莫干率突骑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为尚书,出为内都大官。宋遣其将殷孝祖修两当城于清东,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击之,不克。诏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助击之。宋瑕丘镇遣步卒五千助戍两当,豹子大破之。追至城下,其免者千余人而已。既而班师。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寻以前后战功复擢为内都大官。

卒,文成追惜之,淮阳 , 谥曰襄。子道明袭。

(选自《北史》,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会御史中丞缺,逢吉荐绅清直,宜居风宪①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对官,不疑而之。

    初,穆宗既留李绅,李逢吉愈忌之.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阳川。及从父者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达于绅。绅以书诮之,且语于众人。虞深怨之,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与补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短,扬之士大夫间,且言:“绅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辄指为朋党,白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及敬宗即位,逢吉与其党绅失势,又恐上复用之,日夜谋议,思所以害绅者。逄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为储贰②,臣备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颖、李绅辈,皆欲立深王。”度支员外郎李续之等继上章言之。上时年十六,疑未信。会逢吉亦直奏言绅不利无占请加贬谪上犹再三覆问然后从之。二月癸未,贬绅为端州司马。逢吉乃帅百官表贺,右拾遗内供奉昊思独不贺。逢吉怒,以思为吐蕃告哀使。丙戌,贬翰林学士庞严为信州刺史,蒋防为汀州刺史。严与防皆绅所也。

    张又新等犹忌钟,日上书言贬绅太轻,上许为杀之。朝臣莫敢言,独翰林侍读学士韦处厚上疏,指述:“绅为逢吉之党谗,人情叹骇。绅蒙先朝奖用,借使有罪,犹宜容假,以成三年无改之孝,况无罪乎!”于是上稍开寤。会阅禁中文书,有穆宗所封一箧,发之,得裴度、杜元颖、李绅疏请立上为太子。上乃嗟叹,悉焚人所上谮绅书。虽未即召还,后有言者,不复听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下,有删节)

【注】①风宪:风纪法度,这里代指御史。御史的职责是纠弹百官,以正风纪法度。②储贰:即太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萧引字叔休。方正有器局,望之俨然,虽造次之间,必由法度。性聪敏,博学,善属文,释褐著作佐郎。侯景之乱,梁元帝为荆州刺史,朝士多往归之。引曰:“诸王力争,祸患方始,今日逃难,未是择君之秋。吾家再世为始兴郡,遗爱在民,正可南行以存家门耳。”于是与弟彤及宗亲等百馀人奔岭表。时始兴人欧阳頠为衡州刺史,引往依焉。頠后迁为广州,病死,子纥领其众。引每疑纥有异,因事规正,由是情礼渐疏。及纥举兵反,时京都士人岑之敬等并皆惶骇,唯引恬然,谓之敬等曰:“君子正身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复何忧惧乎?”及章昭达平番禺,引始北还。高宗召引问岭表事,引具陈始末,帝甚悦,即日拜金部侍郎。引性抗直,不事权贵,左右近臣无所造请,高宗每欲迁用,辄为用事者所裁。及吕梁覆师,戎储空匮,乃转引为库部侍郎,掌知营造弓弩槊箭等事。引在职一年,而器械充牣。十二年,吏部侍郎缺,所司屡举王宽等,帝并不用,乃中诏用引。时广州刺史马靖甚得岭表人心,而兵甲精练,每年深入俚洞,又数有战功,朝野颇生异议。高宗以引悉岭外物情且遣引观靖审其举措讽令送质引奉密旨南行既至番禺靖即悟旨尽遣儿弟下都为质。还至赣水,而高宗崩,后主即位,转引为中庶子,以疾去官。明年,京师多盗,乃复起为贞威将军。时殿内队主吴璡,及宦官李善度、蔡脱儿等多所请属,引一皆不许。引族子密时为黄门郎,谏引曰:“李、蔡之势,在位皆畏惮之,亦宜小为身计。”引回:“吾之立身,自有本末,亦安能为李、蔡改行。就令不平,不过解职耳。”吴璡竟作飞书,李、蔡证之,坐免官,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陈书·萧引列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