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试卷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 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国家根 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某校八年级(5)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 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二  “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 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 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1929-1933 年间,有1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中国篇】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可以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如商鞅变法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四是水利工程的兴修;五是……

材料四  夫欲盛而费广 ,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

——唐太宗

材料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中国历史》

(1)、新经济政策给了农民怎样的“自由自主权利”?斯大林执政后,新经济政策逐步被什么所代替?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大萧条”中美国的农业现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措施?
(4)、材料四中唐太宗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治国思想?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
(5)、阅读材料五,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
举一反三
历史证明,制度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创新与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
(1)为应对材料一中的局面罗斯福实行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请写出这个政策的所取得的成效。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4)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经济政策”和“僵化的苏联模式”的突出特点各是什么?
材料三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列举三次科技革命中,促进“地球村”形成的成果各一例。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6)201l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l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展开? 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7)针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市政府积极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请你结合身边的变化来谈一谈,如何创建两型社会的。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