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吉林省白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在遗传实验中,测交是指( )
A、
F
1
与显性个体杂交
B、
F
1
与隐性个体杂交
C、
F
1
个体自交
D、
F
1
与杂合个体杂交
举一反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
1
后,F1自交得F
2
, 再将F
2
自交得F
3
, 在F
3
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
1
全是长翅,
F1
自交产生F
2
, 将F
2
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雕鹗的羽毛绿色与黄色、条纹和无纹分别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显性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绿色条纹与黄色无纹雕鹗交配,F
1
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雕鹗的比例为1∶1。F
1
绿色无纹雕鹗相互交配后,F
2
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袁老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雄性不育系水稻起到关键作用。某科研人员让雄蕊异常、雌蕊正常的水稻M(雄性不育)与雄蕊正常、雌蕊正常的水稻N(雄性可育)进行杂交,所得F
1
均为可育植株,然后将F
1
植株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
2
的表型,结果发现:50%的F
1
植株产生的F
2
(A组)表现为可育,50%的F
1
植株产生的F
2
(B组)的表型及比例为雄性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进一步研究得知,该品种水稻的雄性育性是由两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T/t、D/d控制,其中T/t中有一个是不育基因,而D基因会抑制该不育基因的表达,进而反转为雄性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易错点07 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6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易错点05酶相关实验分析—高考生物易错题训练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云南省卷)
河南省2025年1月高三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生物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