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调研试卷(二)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一种诗歌体裁,活泼自由,发展了五言体、七言体及长短句等,并多以叙事为主,塑造了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如《十五从军征》等。 B、《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范仲淹,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 D、“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贬官;“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指《国风》和《离骚》。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石钟山记(有删节)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韵徐歌,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闭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回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吆者相应,如乐作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彭蠡:鄱阳湖的别称。②郦元:指《水经注》作者郦道元③铿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④硿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后文的“噌吰”、“窾坎镗鞳”都是类似敲击钟鼓洪亮的声音。⑤磔磔:鸟叫声。⑥罅:缝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