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举一反三

历史与社会课开展“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与农村改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通过搜集资料与图片,先后开展下列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   ……主要原因是没有无条件废除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提出的方式均为“有偿”,没有放手发动群众。土地改革运动在各个解放区进行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的土地分配不合理。针对这一情况,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摘编自周锦涛《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期间的土地问题》

下图为1949年晋绥边区土地证,表内载有土地坐落、类别、数量、四至及参与分田人员的姓名、性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的文件及图中土地证的获得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下图为1951年吴县(今江苏苏州吴中区、相城区)土地房产所有证。

(2)图示可以用于新中国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研究。有人说这场土地改革的完成实现了农村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你同意吗?说明理由。

材料三   下图为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员签订的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俗称小岗村“生死文书”。这份合同书开启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从此大包干如星星之火,第二年就燃遍了安徽大部分地区。此后,在中央的支持与倡导下,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摘编自《党史上的今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小岗村“第一份合同书”的开创性意义。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信息,简要概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整的经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