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判断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重庆市万州二中2020年中考历史二诊试卷
中国古代的和同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论述了和与同的区别,从总体上倡导和同,并将它运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和同思想体系。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杂家对和、同思想多有阐述,出现了玄同、太和、和合、和同、大同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表现于人们的宇宙观,成为士人自身修养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也成为政治思想和社会理想。这些思想经过秦汉以降思想家、政治家的传承与发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同思想的弘扬对于提高民众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自程有为《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和同思想》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答“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答“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答“C”。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① | 克里斯提尼改革 | 确立了罗马共和制度 |
② | 百家争鸣 | 促进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 |
③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 |
④ | 文艺复兴 | 撼动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统治 |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
学派 | 人物 | 核心思想 |
儒家 | 孟子 | “仁政”“民贵君轻” |
荀子 |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 |
A | 墨子 | “兼爱”“非攻” |
道家 | B | 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
法家 | 韩非 | C |
材料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社会层面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个人层面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