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历史阶段性测试卷

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没收地主土地 B、打土豪,分田地 C、减租减息 D、耕者有其田
举一反三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在武汉办公开始,直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为止,武汉作为“临时首都”,是全国抗战的大本营。

材料一   为了摆脱陷入长期作战的危险,日军把攻占武汉和广州看作结束战争的重要机会……1938年6月日方明确指出:“汉口就是主要以西北各省为其势力范围的共产党军队和主要控制着西南各省的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结合点,和两党合作的楔子”。所以“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

——摘编自《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

材料二   1938年7月7日开始的献金运动,于7月11日圆满结束,共捐款100万元以上,献金人数逾50万。一部分物资直接送到了前线,一部分购买了前线急需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再分到各战区。

——摘编自陆茂清《武汉七七献金运动》

材料三   八路军办事处迁至武汉,并在武汉设立长江局,创刊《新华日报》,完善新四军建制……充分利用党的宣传动员优势,开设抗日培训班,如陶铸的汤池训练班,开设四期,共培养了300多名抗日干部……充分发动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组建了大量的抗日社会团体,如“中国青年战地服务团”“汉阳兵工厂抗敌工作团”等。

——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抗战”与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

材料二   当时党的特委和军委的政策是: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军队党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能够击败下定决心要消灭他们的敌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塞缪尔·格里菲斯,美国军事史学家

材料四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抗战爆发以后,为了团结更多的人参加抗战,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土地政策……正式将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

材料五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近代百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面对挫折和磨难,凭借顽强的革命斗志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力挽狂澜,一次次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

【革命足迹】

材料一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自图二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图三召开的会议有何重大意义?

【革命智慧】

材料二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至1949年间与土地政策相关的口号统计表。

序号

时间

口号

1927—1937年

打土豪,分田地

1937—1945年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6—1949年

耕者有其田

(2)请写出三个口号分别所处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

【革命功绩】

材料三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从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中得出什么科学结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