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北海市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经济变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商业复兴产生于庄园的内部发展和变动。庄园缓慢的进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压力迫使开拓荒地和建立新的庄园,从而增加了西欧的农产品数量,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的流动,为商业复兴提供了物质和人力基础。

﹣﹣《中世纪的庄园经济》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革新紧密相连,而科技的革新又源自欧美高校的科学研究。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表现不凡,其中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在本国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动力。

﹣﹣《大学与工业革命》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等,生产了大量武器、子弹、火药。为军队提供了许多先进武器装备。19世纪70年代,由于前期事业耗费大量银饷,所需原料出现短缺,政府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以辅助政府所需。

﹣﹣《中国近代化探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是哪些条件促成了中世纪西欧商业的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世纪庄园的特点。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根据材料二,说明大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工具革新的发明。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洋务派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自主归纳洋务派探索近代化道路的步骤。
(4)、综合上述材料,各国推进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培养翻译人才,以利对外交涉,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馆,一般视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同文馆以学习外语为主,开设西学课程(天文、地理、化学等)。

——摘编自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请以世纪、年代的表达方式写出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时间,并指出其创建目的。

材料二   1898年京师大学堂正式建立,初建立的京师大学堂被寄予了厚望,统治者希望能通过京师大学堂传授“西艺”与“西政”等方面课程培养人才,仁人志士希望改变中国传统大学教育重道轻艺的现状。

——摘编自陈晶《中国近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演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大学堂“被寄予的厚望”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学校课程内容的变化。

材料三   陈独秀连同《新青年》一起由沪迁京,以北京大学为基地开展新文化运动。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也都相继进入北大,以蔡元培为代表的教育救国思想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救国思想相结合,使北大迅速出现崭新的局面。突发的五四事件,确实展现了北大的革新与新文化运动的某些成果。简单地说,北大是这场运动的中心和主导者。

——摘编自朱成甲《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京大学出现“崭新局面”的原因。分别指出它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