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东城区2020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开创•结合•发展

材料一:随着欧洲人尽享来自美洲的财富,它们购买亚洲奢侈品的能力也与日俱增。没过多久,里斯本、安特卫普和其他欧洲商场便充满了中国瓷器和明朝丝绸……每年有上百万吨的香料(主要是胡椒)运抵欧洲……为了这些潜在的巨额利润,葡萄牙决心建造一条属于它自己的丝绸之路:将所有的港口,将里斯本和安哥拉、莫桑比克和东非的各商业据点都连接在一起,从印度到马六甲海峡到香科群岛都建立永久的殖民社区。

材料二:哥伦布与印第安人进行物物交换的同时,还把欧洲农作物品种、家禽及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传到美洲,这对美洲社会生产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烟草、可可等都传到了欧洲,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传播到世界各地。

﹣﹣摘编自王世珍《哥伦布发现关洲的动因和影响》

哥伦布在首次航海时就已见识过美洲人的愚钝和天真……从一开始。这些当地人就扮演着奴隶的角色。暴力的惩罚很快就成为一种常态。1513 年的古巴群岛上,村民们给西班牙人敬献上粮食、炖鱼和面包作为礼物。他们“已经是倾其所有”,但还是被“毫无怜悯之心”地杀死。

﹣﹣摘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

(1)、材料一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看法。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西能够使你联想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件?罗斯福所说“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含义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从图片A和B中任选一项,仿照示例简析该会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示例:C:中共十九大

关系: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结合所学,试举一例,谈谈你对习近平讲话的理解。
举一反三

民生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压倒性的问题。中央将民生问题提升为重大政治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贞观政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在改善民生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孙中山《建国纲领》
(2)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民生问题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主张在当时为什么不能实现?
材料三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
(3)材料所述内容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罗斯福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大型纪录片《百年中国》翔实地记录了一些历史片段,反映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

(4)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农业生产制度的变革,请从表中任选一次变革进行评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