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西南宁市2020年初中历史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模拟测试试卷

“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一材料说明戊戌变法的影响主要在(    )
A、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B、倡导变法精神 C、发展资本主义 D、思想启蒙作用
举一反三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强之梦】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依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此次运动?

【立宪之梦】

材料三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性质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梦】

材料四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3)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

材料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蔡元培《孙中山先生挽联》

(4)请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孙中山先生“未竟之功'”的具体含义。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