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5月)考试卷

根据以下表格,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这段调查综述能更好地反映总体情况。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关于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见调查统计表

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

非常愿意

比较愿意

不太愿意

非常不愿意

不清楚

41.1%

52.2%

4.4%

1.2%

1.1%

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评价

效果非常好

效果还可以

效果不太好

效果很差

不清楚

8.5%

47.1%

28.5%

7.1%

8.8%

对“混装混运”的看法

非常认同

认同

不认同

非常不认同

不清楚

6.1%

34.5%

46.3%

7.4%

5.7%

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看法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不清楚

4.3%

26.3%

41.3%

26.7%

1.4%

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预期

非常乐观

乐观

不乐观

非常不乐观

不清楚

18.8%

63.8%

14.4%

2.2%

0.8%

    总体而言,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①,相关工作得到了人们认可。但是,毕竟垃圾分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②。我们相信,伴随着多元主体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相比晋人之“韵”,宋人的“意”又如何呢?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天然自工。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一气呵成。其中对字体大小的安排、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把握等,都显得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是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节奏的起伏也比较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通过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只在篇末有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等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又如《前赤壁赋》,虽是楷书,但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据《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诸如“走花路、糊了、连睡、扩列……”这些被发明出来的固定用法,在一部分00后中已经成为常用的语言,网称“黑话”。

    笔者认为对此不必________,反而应该淡定包容。当年发明了众多汉字缩写的90后,诸如“人艰不拆”“不明觉厉”“我伙呆”等,语言系统不仅没有给带来灾难,而且活跃了网络社交氛围。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新词”也逐渐退出社交平台,只不过是语言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

    而更早以前,汉语中的精华——成语,何尝不是当年的流行“缩语”?现在,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成语背后的出处和典故,但这并不妨碍使用。这便是语言文字的进化所积蓄的力量,它们会用自身的实用和魅力获得认同。

    如今,00后的字母缩写“黑话”逐渐在其圈子里流行起来,这是语言发展的历史必然。语言从来都不是________的,而是不断发展丰富、________的。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表现在社交领域的语言“新变化”,实属正常。有00后接受采访时就直言,“这样打字快呀。”

    00后的网络“黑话”绝不是________。我们应该自信,(    )正如此前的很多网络流行语已经out,数十年后,现在的很多流行词语,都将被时间淹没。

    不过,我们既要自信于语言系统的自净和择优能力,也要警惕一些不雅不良的词语充斥其中。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