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史料是感知历史、解释历史的“媒介”,史料实证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征。200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将南海海域发现的宋代沉船“南海1号”整体打捞出水,发现了大量文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举两浙路市舶司:

据泉州客人李充状,今将自己船壹只,请集水手,欲往日本国,

博买回赁,经赴明州市舶务抽解,乞出给公验前去者。

一人船货物

自己船壹只

纲首李充 梢工林养 杂事庄权 部领吴弟(以下为船员67人姓名,略)

——摘编自[日]三善为康《朝野群载》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宋朝的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航海技术的改进——其中包括指南针、带有可调中心垂直升降板的平底船,以及代替竹帆的布帆的使用,也很重要。……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市舶司的职责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朝海船出海需要向市舶司汇报哪些事项?
(2)、提取材料二中关于宋代铜钱的信息。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举一反三
交通﹒改变﹒发展

材料一: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多个市舶司。据记载,与宋代有贸易往来的国家超过了60个。宋代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船板厚,船舱密隔,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

材料二:两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交通领变革资料

材料三:1872年2月,李鸿章上奏清政府试办轮船,准许成立招商局。其目的是“庶使我国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拥有“伊敦号”、“永清号”、“利远号”、“福星号”四艘轮船。7月,轮船招商局在全国设19个分局,打破了外商轮船公司垄断中国沿海、沿江航运事业的格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轮船运输业的开始。

材料四:改革开放这40年来,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机场数量和管道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同时,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克服世界级难题,高速铁路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新名片。40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