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同步练习
某校七年级(1)班正在进行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
【史料呈现】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如图1所示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如图2所示
材料四: 如图3所示
【问题探究】
情景一:宰相赵普的献策: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情景二:当进士考试及格的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结队朝见皇帝,通过街市时,首都开封就好像疯狂了一样,万人空巷。当时便有人感慨说:“纵使一位大将,于万里之外立功灭国,凯旋归来,所受的欢迎,也不过如此。”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一: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三: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