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只因宋初太祖太宗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小兵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古代中国,皇权居于权力的最高峰,然而实际上的行政权力掌握在官僚政治系统手中,官僚政治系统的核心是宰相,负责处理全国的一切政务。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左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将在我国实行了至少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正式废除。
——摘编自牟珊珊《浅谈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
材料四: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图3),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