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困难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仁肇,建阳人,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

    闽亡,久不见用。会周侵淮南,元宗拔为将。仁肇率偏师援寿州。时周人正阳浮桥初城,扼援师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实薪刍,乘风举火焚桥,周将张永德来争,会风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却,永德鼓噪乘之,遂败,仁肇独骑一马为殿,永德引弓射之,屡将中,仁肇辄格去,永德惊曰:“此壮士,不可逼也。”遂舍之而还。

    开宝中,密言于后主曰:“宋淮南诸州,戍守单弱,而连年出兵,灭蜀,平荆湖,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罢弊,此在兵家,为有可乘之势。请假臣兵数万,出寿春,渡淮,据正阳,因思旧之民以复故境,彼纵来援,吾形势已固,必不得志,兵起之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事成,国家衅其利,不成,族臣家,明陛下不预谋。”后主惧不敢从。

    时皇甫继勋朱全赟掌兵柄,忌仁肇雄略,谋有以中之,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后主方任继勋等,惑其言,使人持鸩往毒之,俄卒。

    初,仁肇尤味陈乔所知,至时,乔叹曰:国势如此,而杀忠臣,吾不知所税驾 也,然不能白其诬,仁肇卒,逾年,后主遂见讨,又逾年,国为墟矣。

(选自陆游《南唐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税驾:归宿。

(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以舟薪刍(

②师旅弊(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谋有以之 (

A.符合  B.恰好  C.贿赂  D.伤害

其言  (

A.糊涂  B.迷惑  C.疑惑  D.迷恋

(3)、用“/”为第1段画线部分断句。

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惟之林虎子

(4)、把第4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会朝贡使自京师回,使使言仁肇密通中朝,见其画像于禁中,且已为筑大第,以待其至。

(5)、第3段林仁肇劝后主夺回淮南诸州的话很有说服力,请分析其原因。
(6)、分析第5段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汉,字子房,掖县人。崇祯十年进士。除高平知县。调河内,擒巨寇天坛山刘二。又乘雪夜破妖僧智善。夜半渡河,破贼杨六郎。李自成围开封,汉然火金龙口柳林为疑兵,遣死士入贼中,声言:“诸镇兵来援,各数十万至矣。”贼闻则惊走。

    汉为人负气爱士。人有一长,嗟叹之不容口。僚属绅士陈民疾苦,或言己过,则瞿然下拜。用兵士卒同甘苦,人乐为之死。好用间,贼中虚实莫不知。攻天坛山贼,山陡绝,登者挽以布,汉持刀直上,人服其勇。时贼氛日炽,帝每临朝而叹汉前后破贼功,降旨优叙。

    时兵部奏援剿兵十万,十之四以属京、燮,属汉以其六。汉所监凡五万九千,然大半已溃散,兵部空名使之。汉乃请自立标营兵千人,骑二百,报可。乃简保营兵百余人,募邯郸、钜鹿壮士三百人,又取故治河内所练义兵及修武、济源素从征剿者五百人,及亲故子弟,合千人。八月夜半,袭贼范家滩,斩一红甲贼目。檄诸将合剿。自走襄阳,督左良玉兵救汴。至潼关,有诏汉巡按河南。时贼灌开封,汉闻,趣诸将自柳园夜半渡河,伏兵西岸。檄卜从善等夹攻之,斩首九十余级。遂入汴,大张旗鼓为疑兵,追贼至朱仙镇,连战皆捷。

    巡抚高名衡谢病,即擢汉右佥都御史代之。汉乃广间谍,收土豪,议屯田,谋所以图贼。无何刘超反永城超永城人跛而狡为贵州总兵坐罪免上疏言兵计陈新甲用为河南总兵。以私怨杀其乡官御史魏景琦一家三十余人,惧罪,遂据城反。汉上请讨,语泄,超得为备。明年正月,汉入永城,声言招抚,为贼所杀。参将陈治邦、游击连光耀父子皆战死。游击马魁负汉尸以出,面如生。诏赠兵部尚书,荫锦衣世百户,建祠致祭。既而超伏诛,传首九边。

(节选自《明史·王汉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裕,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 , 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为永利。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父忧归,服除 , 留佐院事。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裕本廉介负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其铨叙亦平。故事,考察目有四: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裕言:“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帝善之,遂著为令。考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裕不平,为《辨诬录》,连疏乞休去。正德中卒,年八十八。

(选自《明史李裕传》卷一百六十)

【注】①铨叙:考核结论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张孟兼传

(明)方孝孺

①张孟兼者,名丁,金华之浦江人也。孟兼为人侃侃自许,涉猎书史,颇有俊才,为乡里所称。

②会天子诏征才能士,郡县以孟兼名上,擢国子学录,礼部主事,迁太常司。而是时,诚意伯刘基以文章有重名,与翰林学士宋先生俱为天下所尊信。基气豪,不肯妄下人,而独喜称孟兼,尝为上言:“今天下文章士第一为翰林学士宋濂臣基次之不敢辞又其次则有张生孟谦。其余臣不知也。”

③除孟兼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孟兼廉劲疾恶,抵司,纠擿奸猾,无所贷,株连徒党,相援引。每一事株流数十。吏民见张金事出行部,皆凛然堕胆,如畏鬼神,声闻朝廷,升副使,移山东。

④山东布政使吴印,乃钟山主僧,上亲选拜官妻女,用金帛宠之甚厚。印以见知人主, 自尊重,礼节少简。孟兼自负其能无敌,且印新用,又僧也,易之。印候孟兼,由中门入。孟兼以为印虽位大,然我风宪司,不当由我中门,召守卒笞之。月朔望入学,谒孔子毕。令诸生执经讲说,孟兼故以语侵讥印,印不平。印上书言状,请去位避孟兼之横,否者口为所挤。上大怒,遂械孟兼至阙下,廷诘之,命卫士摔发摘挚,垂死,特论弃市。

⑤初,孟兼迁副使山东,自陈父老,大夫为之请假,上许之。孟兼归至家,县令丞皆门谒,奉酒牲为礼,孟兼坐受其拜不答,魔酒却之。乡人皆劝其少逊让,和以下人,孟兼不听。

⑥孟兼之才,使能克已下人,虽不幸,未必死;而欲尊大其势,而眇略它人,谬矣。

(【明】焦竑选编的《国史献征录》,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