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含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B、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他生未此生休                        卜:预测 D、空闻虎旅传宵柝                         虎旅:勇猛善战的军队,这里指敌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乌氏庙碑铭

韩愈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其下皆甲出,操兵趋哗,牙门都将乌公重胤当军门叱曰:“天子有命,从有赏,敢违者斩!”于是士皆敛兵还营,卒从史京师。壬辰,诏用乌公为银青光禄大夫、河阳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封张掖郡开国公。居三年,河阳称治,诏赠其父工部尚书,且曰:“其以庙。”即以其年营庙于京师崇化里。八年八月,庙成,乙巳,升于庙。

    乌氏著于《春秋》,谱于《世本》,列于《姓苑》,在莒者存 , 在齐有余、枝鸣,皆为大夫。秦有获,为大官。其后世之江南者,家鄱阳;处北者,家张掖,或入夷狄为君长。唐初,察为左武卫大将军,实张掖人。其子曰令望,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孙曰蒙,为中郎将;是生赠尚书 , 讳承玼,字某。乌氏自莒、齐、秦大夫以来,皆以材力显;及武德已来,始以武功名将家。

    开元中,尚书管平卢先锋军,破奚、契丹;从战捺禄可突干。渤海扰海上,至马都山,吏民逃徙失业,尚书领所部兵塞其道,堑原累石,绵四百里 , 深高皆三丈,寇不得进,民还居,岁罢运钱三千万余。其后与耿仁智谋说史思明降。思明复叛,尚书与兄承恩谋杀之。事发,族夷,尚书独走免。以疾去职。贞元十一年二月丁巳薨于华阴告平里。

【注】①存:指乌氏先祖乌存。下文中的“余”“枝鸣”“获”“察”等都是乌氏先祖的名字。②是生赠尚书:他生养了获赠尚书的乌承玼。③捺禄:山名。④可突干:契丹将领的名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懋,初以舍人从军,立功为指挥佥事。已而将兵,功多,累进右都督。永乐元年,封宁阳伯,禄千石。六年三月镇宁夏,善抚降卒。明年从北征,领左哨。战忽失温,与成山侯王通先登,都督朱崇等之,遂大捷。二十年从北征,领御前精骑破敌于屈裂河。别将五千骑循河东北,捕余寇,歼之山泽中。师还,武安侯郑亨将辎重先行,懋伏隘以待。敌来蹑,伏起纵击,敌死过半。还京,赐龙衣玉带,册其女为丽妃。成祖之崩于榆木川也,六军在外,京师守备虚弱。仁宗召懋与阳武侯薛禄精骑三千驰归,卫京师。命掌前府,加太保,与世侯。宣德元年,从讨乐安。还,仍镇宁夏。得黑白二兔以献,宣宗喜,亲画马赐之。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英宗即位,命偕张辅参议朝政,出为平羌将军,镇甘肃。其冬,寇掠镇番,懋遣兵援之,解去,以斩获闻。参赞侍郎柴车劾懋失律致 , 又取所遗老弱,冒为都指挥马亮功,受升赏,斩。诏免死,夺禄。久之还禄,奉朝请。十三年,福建贼邓茂七反。都御史张楷讨之无功,乃诏懋佩征南将军印,充总兵官,帅京营、江浙兵往讨。至浙江,有欲分兵扼海口者,懋曰:“是使贼致死于我也。”明年抵建宁,茂七已死,余贼聚尤溪、沙县,诸将欲屠之,懋曰:“是坚贼心也。”乃下令招抚,贼党多降。分道逐捕,悉平之。已而沙县城复炽,久不定,会英宗北狩 , 景帝立,遂诏班师。言官劾之以贼平不问仍加太保掌中府兼领宗人府事英宗复位益禄二百石天顺七年卒年八十四。

    赠浚国公,谥武靖。懋修髯伟貌,声如洪钟。胸次磊落,敬礼士大夫。“靖难”功臣至天顺时无在者,惟懋久享禄位,数废数起,卒以功名终。

(选自《明史·陈懋传》,有删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有删改)

材料二:

初选人李公义陈言,请为铁龙爪以浚河。其法用铁数斤为龙爪形沈之水底系縆以船曳之而行。宫官黄怀信以为铁爪,只列于木下如耙状,以石压之,两旁系大縆,两端钉大船,相距八十步,各用革车绞之,去来挠荡泥沙,又移船而浚之。事下大名安抚司,安抚司命金提司管勾官范子渊、与通判知县共试验之,皆言不可用。会子渊入京师,王介甫问子渊浚川铁耙龙爪法甚善,何故不可用?子渊因变,言此诚善法,但当时同官议不合耳。介甫大喜,即除子渊都水外监丞置浚川司,使行其法。子渊乃于河上令指使,分督役卒用二物疏浚,书其曰某日以扫疏若干步,深若干尺。其实水深,则耙不能及底,虚曳去来,水浅则齿碍泥沙,曳之不动。会都水监丞程昉,建议于大名河曲开直河,子渊属昉称直河浅牒浚川司,使用耙浚之,昉从之。是时天下皆言浚川铁耙龙爪如儿戏,适足以谈笑,王介甫亦颇闻之,更下河北转运安抚司令保奏。会介甫罢相,文潞公上言:“河水浩大,非耙可浚,秋涸故其常理,虽河滨甚愚之人,皆知浚川耙无益于事。臣不敢雷同保奏,共为欺。”奏上,上不悦,命知制诰熊本与都水转运司,按视。诸埽人,言水皆夏溢秋复,不惟此一年。乃奏水落实非耙所致。上又命内供奉官冯宗道试浚川耙于汴水。每料测量有深于旧者,有不增不减者,大率三分各居其一。宗道每日据实奏闻,上意稍悟。会荥泽河堤涨,急诏判都水监俞充往治之,河危将决,赖用浚川耙疏导得免,具图以闻。上嘉之。

(节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牒,文书。

文言文阅读;阅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下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善哉!”

(节选自《六韬·论将》,有删改)

材料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途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金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昌爽,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源,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尝请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過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景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节选自《明史·王铭传》,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