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①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炀帝的开科取士②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③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④科举制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右图为年画《教子成名》。它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王春娥因教育儿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而受到朝廷嘉奖的故事。与“考取功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逐渐外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也对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产生过影响。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所用的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材料二: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怀仁国《资治通鉴一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李世民
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试题篮